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8篇
  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1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篇
法律   134篇
中国共产党   100篇
中国政治   173篇
政治理论   64篇
综合类   8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51.
美国灾难心理干预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美国在灾难后开展了大量的灾后心理干预工作,具有完备的灾后心理干预方法和特殊干预模式。但是纽约州从事精神卫生的专家在"9·11"事件后对灾难心理干预作了研究,令  相似文献   
52.
在侵犯财产的案件中,出现了许多“事后占有故意”的情形。“事后占有故意”现象在刑法学界引起了较多争议。本文对“事后占有故意”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53.
赫塔·穆勒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德国人有点矛盾,君特·格拉斯认为"这是一个正确的决定","文学沙皇"马塞尔则拒绝评价。罗马尼亚人也矛盾,情形正如  相似文献   
54.
作为一种世界驰名的管理咨询方法,麦肯锡的"7S模型"在中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考虑到我国公共治理主体的治理能力存在不足,治理的方法论也存在缺陷。因此,用麦肯锡7S系统模型分析中国公共治理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是一种政府治理分析范式的创新。按照麦肯锡的"7S模型"的核心内容,中国公共治理应该在治理结构、管理制度、人才工作、治理风格、治理战略、治理理念、治理技术等方面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55.
社会分层是垂直性的社会流动,在新的社会分层背景下,中部小城市城郊农村社会的社会分层标准已经由政治主导型向经济主导型至发展主导型过渡;先赋角色向自致性角色转变;分层单位由家庭向个人的转变的一个阶段。  相似文献   
56.
海南回族,是全国目前唯一的不以汉语作母语而拥有自己语言回辉话的回族,具有很珍贵的研究价值。据史料记载,岛上的回族有海南回族由三部分群体组成:波斯、阿拉伯人为主体的从海上迁入的外籍穆斯林(俗称"蕃人"、"蕃客"、"番人");信奉伊斯兰教的越南占城地区的土著居民(同样也属于从海上迁入的外籍穆斯林);从大陆迁过来的回族。由此可见,波斯、阿拉伯人为主体的海上迁入的穆斯林和越南占城地区的穆斯林构成了海南外籍穆斯林,同时这一部分外籍穆斯林也成为中国最早的穆斯林。  相似文献   
57.
法律移植是一种加快法治现代化进程的方式。但是如果方法不当,往往起不到应有的效果。本文以我国群体诉讼制度的引进为切入点,分析了其在中国效率低下的原因,并据此对我国在法律移植中应当注意的问题加以探寻。  相似文献   
58.
当代中国社会经济价值观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价值观关注个人的经济自由和经济公正,包括渗透在经济理论中的价值观,经济行为中的价值观,经济政策法规中的价值观,经济习俗中的价值观,经济心理中的价值观,具体体现为效率观念、公平观念、竞争观念,诚信观念、金钱观念、契约观念、质量观念以及平均主义等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59.
廉洁从政是苏区精神的重要内容.中央苏区廉政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斗争的创造性实践,其基本特征体现在:领导廉洁自律,坚定不移地推动廉政建设;严肃法纪,加强道德建设;完善制度建设,健全监督网络.中央苏区深入开展廉政建设,获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为巩固红色政权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极大地推动了苏区各项事业的发展.中央苏区在廉政建设方面的突出成就和宝贵经验,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和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0.
对于因第三人侵权引发的工伤赔偿案件,实践中常会引发工伤保险责任与民事侵权责任竞舍的问题。当作为工伤保险被保险人一方的劳动者在工作期间遭受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人人身侵权时,其便获得了有可能向用人单位和第三人双重索赔的权利。适用兼得模式处理第三人侵权造成的工伤死亡赔偿案件时赋予劳动者一方工伤保险和人身损害赔偿的双重请求权并不有违保险法基本原则,相反,体现了对劳动者人身权的特别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