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9篇
中国共产党   17篇
中国政治   20篇
政治理论   17篇
综合类   3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结构转型和经济体制转轨带来了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转型.很多大城市出现了城市贫困人口聚居在城市特定区位的现象,上海概不例外.对杨浦区城镇低保家庭聚居区的调研发现,城镇低保家庭聚居区的形成是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廉租房保障制度缺位,"重效率、轻公平"的城市规划价值取向,城市历史空间的延续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当下需要从住房保障和城市规划两方面采取行动,促进低保群体与中、高收入群体的社会融合.  相似文献   
112.
阳明的良知本体融存在论、价值论、认识论和境界论为一体,可以说阳明的良知是一具有道德知觉的存在本体、价值本体和境界本体.顿悟渐修是阳明最心仪的致良知的工夫.他以为良知本体之理可顿悟,达致或保任良知之境则需渐修.在"天泉证道"中,阳明认为重工夫的德洪尚未觉解良知也是一境界本体,而已顿悟良如本体的汝中则欠缺悟后的渐修工夫,因此他冀望二高足相资为用.  相似文献   
113.
从2001年开始,集团公司法律事务部组织了四期“法律知识强化培训班”和十余期其他各类法律处长培训班、法律骨干短培班。从培训反馈回来的信息表明,培训效果非常突出。分析培训成功的原因,大致有以下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4.
行政监察工作在保证政府机构和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廉洁从政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行政监察必须立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任务和重大决策来开展相关工作,为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当前加强和改进行政监察工作需要注意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增强行政监察工作的法制性,促进依法行政和依法监察的同步规范;二是增强行政监察工作的协调性,促进监察机关与职能部门密切合作;三是增强行政监察工作的公开性,促进行政监察与社会监督紧密结合;四是增强行政监察工作的有效性,促进行政机关和工作人员效能提升。  相似文献   
115.
何静 《湖湘论坛》2021,34(1):65-73
作为监察程序中唯一限制人身自由的调查措施,监察留置具有高度的封闭性和严厉性,而且排除适用刑事诉讼法所确定的规制规则。因此,为确保监察留置在法治框架内运作,对其进行监督制约十分必要。立法从内部约束与外部制约两方面构建了制约机制,不过,通过规范分析可以得出结论,现行的制约机制存在着内部约束弱化、外部制约乏力的问题。构建监察留置的制约体系应当坚持高效反腐与法治反腐的平衡,区分职务违法与职务犯罪,以此为前提,科学配置监察留置决定权与执行权,实现对监察留置的全程监督,提升检察制约效能的同时,辅以权利制约,并且健全权利救济和责任追究机制,构建和谐有序的一体化制约体系。  相似文献   
116.
建构清晰的党内法规责任类型框架,对于推进党内法规责任体系内部的融贯统一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党内法规责任设置存在种类纷繁庞杂、轻重序列模糊以及属种关系不明等缺陷,亟待予以完善。为此,有必要运用类型化思维,以党内法规责任蕴含的制裁性、回溯性和威慑性为判别要素,对诸多党内法规措施进行甄别,将不符合识别标准的措施予以排除,从而厘定党内法规责任类型化的对象范围。在此基础上,增设警示处理党内法规责任类型,最终建立起党内法规责任的三大类型,即警示处理、组织处理、纪律处分,从而为破解当前党内法规责任设置不统一问题提供路径参考,也为党内法规责任体系的完善提供基本范畴支撑。  相似文献   
117.
118.
2020年以来,在最高人民检察院的统筹推动下,各级检察机关陆续探索量化业绩考评,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一定程度存在的指标评价的信度、效度不佳等问题,影响了指标管理运用效果。对此,有必要从评价指标的设置出发,以“考实、评准、用好”为导向,不断优化评价指标的选择、定义和数据采集;在运用中探索分层、分类和分地区评价,综合、组合和复合评价方法,以使量化指标考评更加符合业务规律,充分发挥科学评价业务质效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