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1篇
中国政治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1979年4月,中央工作会议确定了经济调整的方针。下半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召开了一系列会议,敦促各地各部门落实调整方针。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解决城市生活欠账,加快轻纺工业生产等方面的调整进行得比较顺利。然而在关键环节,即压缩基本建设和部分企业的关停并转方面,却很难落实。一方面是由于认识上的分歧,一方面根源于部门利益和地方利益的矛盾。当然也有一些客观情况,如这次要停建、缓建的许多项目是大的“洋”的企业,特别是22个重大引进项目,成为经济调整的难题。经过陈云和国务院财经委员会反复权衡,决定上海宝钢工程继续建设,其他多…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经济转轨,是以一轮新的经济调整为前提的。在宣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后,有必要进行一次大调整吗?对此,中共决策层一直争论不断。调整是在争论中困难地向前推进的。这次经济调整,使中国大规模引进的步伐推迟了几年,但它舒缓了中国经济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性危机。与 20世纪 60年代的调整不同,这次调整是与经济工作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相联系的,它直接推动了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轨。 陈云质疑大引进计划 在经历了“ 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之后,从中央决策层到理论界,普遍有一种要把耽误的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