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篇
法律   5篇
中国共产党   49篇
中国政治   23篇
政治理论   10篇
综合类   36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普世价值源于人在基本需求上的一致性以及在面临基本生存问题上的共通性,因此具有其不可遏抑的规律性表现。而“三个代表论”作为指导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中国现代化的纲领性理论,其中必然涵纳着可以贡献给人类的普世价值。这具体表现为:第一,“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与人类首肯的“现代生产力标准”具有共通性。第二,“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意味着中国文化价值的层次必须站在现代性文化的制高点,使之扩延出世界历史意义。第三,“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标示了党对普世价值的人权原则的尊重与保护。  相似文献   
42.
胡建 《理论学刊》2007,2(11):43-47
被我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界历来推重的"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方法,虽然在探索既定历史的客观本质方面具有不容否定的功能,但对于历史的主体选择及其引发的多种可能性却有所忽略,因而在还原历史全貌———据此对历史进行再解喻——以回答今天的实践问题方面,存在历史解读中的局限。为此,我们应根据对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全面理解以及历史与历史文本的真实存在样态,择用历史的"现实性"与"可能性"双重解读的方法,以补正"逻辑与历史相一致"方法的缺憾。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43.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宪法规定它必须对同级"一府两院"行使法律监督权和工作监督权,即国家要求人大及其常委会要以其"更大"的权来制约同级其他国家机关所已拥有的"大权"。依此理论而论,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知法者心目中的形象、地位和权威是很高、很大的。但是,现实一次次地告诉人们:任何时代的任何一种国家机构,其形象、地位、权威如何,法律的硬性规定和权力的明确赋予固然是一个决定方面,但是作为社会主体的亿万人民群众在实际中是否"认帐"、"买帐"和对它的向背、信赖程度如何,关键还在于这种国家机构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实际作用,在执法、护法中的自身表现和在解决平民百姓权益利害、生死福祸等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44.
广义的“文化”概念内涵意趣深长,其定义目前约有200种左右.因此,我们很难择定其一为万无一失的界说.但“文化意境”涵纳的自然“与社会的人化”、“人类活动与生活的文明化”,却是人们普遍认可的内容.马克思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展开其理论路向的.马克思指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此处,“环境的改变”也即人“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创造”的韵致标示了它并非一般的物质生活活动,而是文化创造活动——“使环境人化”的活动.“人的活动”体现着人的文明发展,也即人不断地“向文而化”,使自身不断地脱却原始性和野蛮性而向越来越高级的人性水平发展.二者的一致性表征着人的价值,而“革命的实践”又是该价值的命脉所系.由此可见,“革命的实践”就是文化创造,或者说是在一定文化意义指导下的实践.离开了文化创造就不是人的社会实践,而是动物的活动了.正是在这个视界下,我们可将马克思“实践观”的文化内涵厘定为“创造和实现人的价值的对象化活动”.把“创造”同“人的价值”关联起来,这在实际上确定了人在实践中的主体地位,并为“文化”指示了一种“人为”而“为人”——亦即人的自我成全——的方向.  相似文献   
45.
自20世纪后半叶以来,各种诉讼外纠纷解决方式的利用和发展,已经成为一种方兴未艾的时代潮流,并逐渐成为与民事诉讼制度并行不悖、相互补充的重要社会纠纷解决机制。尽管我国拥有悠久的以调解制度为代表的诉讼外纠纷解决方式的实践传统,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国诉讼外纠纷解决方式在制度建设和实践运用上都有待改进和完善。基于此,  相似文献   
46.
由近代启蒙确立的现代性目标仍是当今世界的主流价值。它主导着以“全球化”为标志的世界历史进程。中国近代启蒙由于在文化模式和历史境遇方面与西方不尽相同 ,因此双方的意义认同系统在真涵与功能方面也存在某种异趣。按照这种历史逻辑根据 ,赋有中国特色的启蒙价值目标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具有如下的现实文化启迪意义 :1 坚持个性自由与为国分忧的统一。 2 坚持个性价值中“德福相济”的原则。 3 在弘扬个性精神的同时 ,坚持“复兴优秀文化传统”与批判“封建文化糟粕”的统一。  相似文献   
47.
胡建 《公民导刊》2006,(5):51-52
“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做出鲜明的表态,“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说到底要靠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进一步坚定改革的决心和信心。”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再次强调,“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尽管有困难,但不能停顿,倒退没有出路。”在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中央领导强调要毫不动摇地推进改革开放,是对近年来以“反思改革”为名否定改革的思潮作出明确的回答,表明了中央鲜明的态度:改革曾经是、现在是、将来更是时代的最强音。  相似文献   
48.
明清时期,丹溪学说盛行江南,滋阴降火曾有滥用之嫌,部分新安医家对因偏执苦寒误治坏证或迁延不愈者,善用温补之法,凭脉辨证,据脉用药,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临证“温补”,均“以脉为准”。这种“温补重脉诊”的学术思想和经验,对临床诊治危重证候,至今仍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9.
50.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方(脑络欣通)和补肾生髓方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缺血半暗带形态学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益气活血方组及补肾生髓方组.采用线栓法复制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脑缺血2 h,分别再灌注1,2,3周,采用苏木精-伊红、Spoerrl染色法观察缺血半暗带形态学变化.结果 苏木精-伊红染色示再灌注3周时模型大鼠缺血半暗带神经细胞变性坏死严重,可见核浓缩现象与胶质细胞增生及少量淋巴细胞浸润.两种中药复方在再灌注3周时,缺血半暗带神经细胞变性坏死减轻,胶质细胞增生不明显,可见少量核浓缩现象.Spoerrl染色示神经细胞突触呈蓝红色,模型组神经突触阳性总面积单位显著减小(P<0.01);再灌注各时间点,两种中药复方组神经细胞突触阳性总面积单位较模型组显著增多(P<0.01);再灌注2周补肾生髓方组比益气活血方阳性染色面积显著减少(P<0.01).结论 益气活血方与补肾生髓方通过减轻缺血半暗带区神经细胞突触损伤或促进神经细胞突触再生,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可塑性,抗脑缺血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