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篇
法律   5篇
中国共产党   49篇
中国政治   23篇
政治理论   10篇
综合类   36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1.
消费主义,作为一种二战后在资本主义社会生成发展并向世界广泛扩散以享乐至上为核心的社会思潮,由于其他满足人的最基本的消费欲求和心理需要而获得了世界的广泛认同,并对我国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产生严重影响,本文从着重研究消费主义在我国的传播原因出发,以寻求抵制消费主义影响侵蚀的途径。  相似文献   
92.
中国的现代化事业要完成“改造国民性”这一无可轨避的历史任务,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关于“不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而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从实践基础上构筑现代性价值的认同前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化的需要,领导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而为陶铸中国人的现代国民性起到了根本性的作用。究其质底,因为文化变迁的根本动力,植根于物质生活实践以及人们据此形成的社会关系的演化,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工业文明成果和现代化历史经验的疑结,在构筑最基本的现代经济基础的同时,也为社会文化的变迁确立了新的坐标。它一方面瓦解了传统价值认同体系支配中国人生活秩序的“社会存在”;另一方面,又以社会物质生活实践的现实力量,创发出中国人的现代文化意识,并以此扬弃旧文化价值体系。可以肯定,只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入持续发展,最终必将建构起适合中国现代社会生活秩序的新文化格局。  相似文献   
93.
江泽民时期的生态文明思想表现为由“发展主义”向“可持续发展观”的“范式转换”.“发展主义”是一种“以物为本”——以财富的无限增长为目的的发展模式,其结果只能因无限剥削大自然而引发生态危机.“可持续发展观”是一种立足于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基础上的“以人为本”的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观”对“发展主义”实现了由“发展的物的本质”向“发展的人的本质”、由“劳动及其建构的生产力标准”向“生态平衡”前提、由“高代价”的发展方式向“低代价”的发展方式之“范式转换”.“可持续发展观”奠定了科学性发展的三大原则:“生态可持续性原则”、“经济可持续性原则”、“社会可持续性原则”,并为接踵而至的胡锦涛时期的“科学发展观”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4.
从治则治法源流,治则与治法区别,治则治法的特性,治则治法与方证关系,以及治则治法作用机制研究、临床疗效研究、不同治法的比较研究等方面对中医治则治法进行理论探讨,同时指出治则治法研究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同种疾病动物模型治法各异、功效雷同,理法方药紧密联系不够,治则治法研究中存在探索证实而不证伪等.  相似文献   
95.
龚自珍作为近代史开端的首位思想家 ,其经世思想中蕴含着与现代性“自由”价值灵犀相通的因素。这主要表现为对“不许自由”的君主专制制度的批判和对知识分子参政的必然性与合理性的论证。然而 ,站在时代性的高度审视 ,龚氏的思境尚未达到近代思维的等高线 ,因而有待于后继思想家的继续努力。  相似文献   
96.
梁启超的“新民说”表征着中国近代思想家为民族近代化所指示的新路向 :“苛有新民 ,何患无新制度 ,无新政府 ,无新国家”。这是一个由“鼓民力 ,开民智 ,新民德”组成的环环相扣的系统工程 :“鼓民力”的底据在于“兴民权” ;“兴民权”的前提是“开民智” ;“开民智”的根本乃“新民德”。尽管其中含纳着无可规避的历史局限性 ,但它作为中国人在近代化进程中屡遭碰壁之后而不得不提出的最新选择———必须用人和价值观念的革新为新出发点以寻求历史的突破 ,“新民说”不愧为维系中国近代化命脉的价值关怀。  相似文献   
97.
认识、知识、真理是三个相互联系但有区别的概念,三者构成特殊的兼容与交叉关系。认识成为知识必须具备客观化、普遍化、公开化、确定性等特征。在知识总汇中,只有真理和知识合二为一构成的“真知识”才是周全形态——完备的知识。真知识除了要分别具备真理和知识各自的特征之外,还要具备其独特的特征即科学形态性。目前,人类所认识的真知识主要以八种基本类型存在。  相似文献   
98.
全球化视角下的中西文化之价值认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奠基于"经济一体化"之上的全球化已成为当代世界不争的事实.从质底上说,这表征着人类历史经过血缘阶段(氏族社会)、地缘阶段(民族国家)而步入"世界历史"(全球化)的同质化高级发展进程.因而它必然引发世界各民族文化之间的某种趋同性的价值认同:如对生产力价值的认同;对"现代性"价值的认同;对"底线伦理"的认同;等等.然而,从另一角度审视,全球化也是一个异质化的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99.
目的 观察健脾化湿法对脾虚湿困证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大鼠血清干扰素-γ(interferon-γ, IFN-γ)和白介素-4(interleukin-4, IL-4)含量的影响,探讨健脾化湿法治疗UC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健脾化湿组。采用多因素相结合的方法,模拟中医传统病因“久居湿地,饮食失宜,过于劳倦”复制脾虚湿困证大鼠模型,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灌肠法复制UC模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IFN-γ和IL-4含量。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健脾化湿组大鼠血清IFN-γ含量显著降低(P<0.05),IL-4含量显著升高(P<0.01),〖JP〗IFN-γ/IL-4比值显著降低(P<0.01)。结论 健脾化湿法治疗脾虚湿困证UC的作用机制与降低血清IFN-γ含量,升高血清IL-4含量,抑制1型辅助T细胞介导的炎性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00.
近年来,我国学者对于农民参与农村法制建设的研究,主要从农民参与的现状与方式、制约农民参与的因素以及完善农民参与的对策三方面进行展开论述,并取得了不少有价值的学术成果.但大部分研究的视角较为分散,缺乏从整体性的进路来开展研究.关于农民参与的实证方面的研究有一些,只是多局限在最为常见的村民选举制度方面,对于农民参与农村法制的主客观制约因素方面的分析仍有待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