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20篇
中国政治   71篇
政治理论   9篇
综合类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辜胜阻  武兢 《传承》2011,(7):73-74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不仅对我国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2.
城镇化:世纪之交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的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农村工业化是80年代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但从总体上看,它是一种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进入90年代后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因此,分散的农村工业化道路只能是农村经济发展的过渡模式而不是目标模式80年代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为中国工业化历史进程中最引人注目的现象。据统计,1992年全国农村工业产值已达12717.9亿元,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50.09%,所占比重首次上升到50%以上,这标志着我国农村经济结构实现了根本性的转变。在苏南这些乡镇企业发达地区,农村工业更是早已从“半壁江山”发展为“三分天下有其二”,形成我国工业化过程中“农村包围城市”的新态势。农村工业的广泛兴起,成为80年代中国农村发展的主要动力。在整个80年代,全国农村工业吸纳了1亿以  相似文献   
43.
辜胜阻  林恩 《新长征》2006,(4):32-32
樊甲生 在2006年第3期《红旗文稿》杂志上撰文指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建立健全有效的机制,靠机制管人管事。  相似文献   
44.
<正> 三峡库区72万移民中有33万多是农业人口,这部分农村移民如何妥善迁移安置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它的成败是评价工程社会效益的关键。对于移民安置,大体上有两种方法:一是就近后靠,吸收移民发展大农业;二是将一部分移民由农业转向非农产业,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向农村城镇化方向发展。我们认为:在发展大农业的基础上,利用三峡工程兴建的历史机遇,大力推进人口向城镇非农产业的流动与转化,对移民的安置和库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一、加强库区的城镇化进程是增大移民容量的重要途径城镇和农村,是两种可容人口密度完全不同的载体。城镇是吸收人口的集聚点,具有很大的人口容量;相  相似文献   
45.
民营经济是与传统的国营经济概念相对而言的,具有如下三个特点:其一,它的经营者不是由政府任命的,而是由企业所有者按一定的方式选择产生的;其二,它的经营管理决策不受政府控制,而是由经营者依据市场状况自主做出;其三,它的经营风险、经营责任不由政府承担,经营利润也不向政府上缴,而是自负盈亏。通常认为,民营经济从广义上来看包括“三资”企业、乡镇企业、个体私营经济、通过承包和租赁等方式进行国有民营的企业,以及其他具有民营性质的混合经济等等;而从狭义上来看则指个体私营经济和以此为基础的混合经济。我们取其狭义的…  相似文献   
46.
社会保险法不宜过快统一城乡医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本医疗保险具有很强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其中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更是如此。社会保险法对医保应只作原则性规定,不宜过快统一城乡医保,从而为探索最优的基本医疗保险管理体制留有余地。  相似文献   
47.
国有企业改革与富余劳动力安置1993年底城镇国有单位职工1.09亿人,富余职工人数在3000万人左右,其中闲置富余职工约为1500万人,隐性闲置约1500万人,停工停产企业职工长期在职无业者超过500万人。有的国有企业的冗员已达到50%。如何解决富余...  相似文献   
48.
在世纪之交,国际资本市场上的巨额游资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国内长江流域的开发开放和香港回归都将为长江中游——华中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而且,这一地区还具有得中独厚的区位优势,便利的交通运输优势,丰富的资源优势,较为发达的金融优势,较强的教育科技优势等等。那么,长江中游——华中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如何?怎样选择其跨世纪发展战略?请看武汉大学战略管理研究院两位学者的研究与对策——  相似文献   
49.
企业制度的创新,企业改革的深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组织者、管理者、指挥者的企业家的观念、素质、能力和对改革的态度。因此,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建立一支职业化的企业家队伍。企业管理官员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国营企业的负责人或主要管理干部。而企业家是职业化的企业经营管理专家。企业家职业化有两重含义:一是对社会来讲,职业化是社会分工的体现;二是对企业家个人来讲,就是要把创办企业、发展企业做为自己的毕生事业和追求,并为此全力以赴,努力奋斗。企业家是企业的总经理(厂长),但并…  相似文献   
50.
金融危机对我们中国经济最大的冲击就是冲击我们的外需,对我们出口企业的影响很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最短缺、最需要的资源就是市场需求,这个市场需求就要靠内需来拉动。城镇化我觉得是最大的内需,是维持中国未来十年、二十年乃至三十年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动力,是一种持久的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