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4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97篇
中国共产党   15篇
中国政治   23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88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4 毫秒
91.
城市化是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中心城市的都市化又是社会、经济、文化集约化、现代化的必然趋势,都市化发展的同时,也带来犯罪向都市的集中,使都市成为吸纳各种犯罪的集聚地和滋生新型犯罪的重要基地。因此,应当以强化都市的科学化管理为进路,分析都市犯罪与都市管理中的紧张状态,建构都市犯罪与都市管理互动的防控模式,达到破解诱发都市犯罪的内在原因,遏制、降低或减少都市犯罪的发生率,便成为都市控制犯罪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92.
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学实验的广泛开展和教学实践的新进展迫切需要教学论解决一些新的问题,同时,教学论自身的发展,也面临着如何开辟新的研究领域的问题,对类似这些问题的回答,必须涉及翻译怎样看待教学论的理论基础问题。教学活动与其他社会实践活动相区别的根本特征是教学认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教学论领域的具体化-教学认识论-是教学论研究的理论基础。只有明确这一基础,教学论才能将教学活动与广阔的社会生活有区别的基础上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寻求教学论发展的新领域,也才能真正指导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93.
郭华 《政法论坛》2021,(1):161-173
疑罪是刑事诉讼在司法实践中必然遭遇且无法绕开的实然性难题。刑事诉讼立法抑或刑事司法或显或隐地借助于从无来摆脱其困境。疑罪从无作为一项诉讼原则被我国理论所倚重,理论上不仅将其视为国外司法活动的惯常做法,在叙事上也将其与证据不足相等同,甚至还将其功能扩展到作为根治冤假错案的惟一途径。坚持疑罪从的无国家存在冤假错案的现实,与我国理论对其功能表达形成相当的反差,特别我国司法实践未遵从理论指导的现实样态,又使得人们对理论阐述衍生迷思并陷入困惑。实质上,疑罪从无是一种分配错误的裁判规则,是法官认定事实时存疑且心证无法形成情形下选择配置错误的一种方式,其本身不是减少错案的防范性规范,在证据理论层面不同于证据不足,理论也不宜作为纠正冤案的基本惟一准则。一般而言,对于有罪与无罪均有证据证明而难分伯仲时,疑罪应当从无;对于达到证明标准或者辩方自愿认罪而法官心证仍未形成,且对有罪无法排除合理怀疑的,此种情形下的疑罪也可以从轻。  相似文献   
94.
郭华  刘荣志 《中国司法》2013,(11):58-62
科学技术尽管其本身是科学的,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作为运用技术的鉴定人易受纯科学领域专家思维的路径依赖、传统惯性和当下各种不相干因素的干扰,鉴定结果不再是或者不可能是完全科学可靠的。而诉讼活动尤其事实认定受"科学至上"以及科技应用司法实践产生的效应的影响,致使作为证据的"鉴定错了,裁判就会发生错误"①,这种事实成为司法实践难以避免、无法控制冤假错案发生的绝对风险。这一肯定无疑的实践性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95.
司法鉴定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郭华 《法学研究》2011,(1):167-180
司法鉴定制度基于鉴定结论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功能而产生。鉴定结论作为鉴定人的判断更需要制度控制和程序检测。然而,我国的司法鉴定制度未能较好地完成这一任务,即使进行了相应改革,改革后的司法鉴定制度仍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深化司法鉴定制度改革应当以鉴定结论的证据性质、功能及其应然性作为基础,建立具有保障鉴定结论可信性功能的鉴定制度和具有检测鉴定结论可靠性功能的诉讼程序,以使司法鉴定制度能够满足诉讼证明的高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96.
郭华  李伟 《中国司法》2011,(10):72-77
为了保障犯罪人在刑罚执行期间获得社会化并能够更好地回归社会,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行刑社会化也就渐成一种时代的潮流,其社会化的主要实现方式则是实行社区矫正.以至于这一制度在全世界得到普遍认同与采用。随着我国社会的现代发展和社会主义法治民主的文明,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积极推行社区矫正。”2008年12月,  相似文献   
97.
郭华  温海宁 《犯罪研究》2012,(4):103-112
犯罪的类型化是刑法学理论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对新型犯罪的研究尤为必要。借助于类型化的方法对美国期货犯罪进行分析,并考察期货立法模式的发展的趋势,为我国期货犯罪的立法完善提供可参考的立法经验与可借鉴的立法思路。  相似文献   
98.
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在借鉴国外对抗制审判模式科学成份和总结我国多年来刑事审判实践效应的基础上,对我国原刑事审判模式进行了釜底抽薪的变革,形成了颇具中国特色的刑事庭审新模式,这对提高司法判决公正性和正确  相似文献   
99.
统战工作是海西建设的重要因素,应当有大视野、大格局、唱主角,要有新思路,新举措,新机制。一是统战工作要基层化、社区化,在基层社区自治平台上,扩大统战内涵。二是统战工作要社会化、开放化,建立"大统战"机制。因此,统战工作要培养现代共同体意识,建立全员参与社区事务的机制,扩大统战范围,加强社区统战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贯彻服务为主的方针,改进统战工作方式方法,从而为和谐海西建设提供力量支撑。  相似文献   
100.
郭华 《学理论》2012,(31):213-214
如何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效果,是从事这门课教学的高校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必须要结合实际从学生个人和国家政治的层面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这门课的必要性,然后分别从教师的政治信念、理论修养、教学方法以及师生关系等方面阐述了提高该课程教学效果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