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23篇
中国政治   18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1.
闵良臣 《南风窗》2010,(17):90-90
米奇尼克之所以要搞"灰色的民主和金色的妥协",也是因"激进"一再坐牢之后,才终于认识到"相信通过革命来推翻(波兰)党的专制,既不现实又很危险"。  相似文献   
22.
发生在安徽阜阳的毒奶粉事件,在夺去了十几个无辜婴儿的生命、伤害了100多个婴儿的健康、并引起了国人的公愤之后,终于受到了一些职能部门尤其是当地政府的足够重视。从媒体上得到的最新消息,4月23日下午,安徽阜阳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庆强就劣质奶粉事件又向全市人民做出了道教:“我作为市长是有责任的,我代表市政府向全市人民作深刻检讨……”(见4月24日《重庆商报》)现在从阜阳毒奶粉事件不断的后续报道中,我们不仅看到了那些因毒奶粉受到伤害的婴儿,  相似文献   
23.
自从人类造出了被称作“原子弹”的这个东西之后,不,确切地说,是自从1945年8月6日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第一颗代号为“小男孩”的原子弹之后,人类,不论大国小国,强国弱国,富国穷国,没有一天不因它而担惊受怕。恐怕谁也说不清,自从1945年到现在的半个多世纪里,为了限制有更多的国家或地区掌握这项技术,也不知花费了人类多少精力和财力,尤其是大国小国,强国弱国之间又打了多少“嘴仗”。这样一说,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当北朝鲜在9月上旬宣布他们成功地进行了一次“地下核试验”之后,有多少人吃不安,睡不眠——无异于在全世界又引爆了一颗“精神原子…  相似文献   
24.
杂谈两则     
“尽量让读者满意” 题目打了引号,意在说明不是我说的。我只是个读者,如果有谁问起来,我当然有这个要求。但像我这样的人要求又有什么用呢?再说,说这话的人最好是作家。只有作家们这样认识到了,这话才能真正变成现实。所以,题目上的这句话,不仅要读者说,最好要作家们去说。 可现在没有几个作家这样说,尤其是在心里这样说。有人至多不过在嘴上说说而已,还有不少作家连嘴上也不这样说。这样做的结果,现在大家都看到了,这就是:文学期刊不好卖呀,多少作家写的小说散文进了废品站呀,更不用说一家又一家刊物没有去“尽量满足读者…  相似文献   
25.
这么多年,在我们社会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相当多的人,其中还包括一些法学专家,都一直在那儿关注制度建设,然而我们的有些制度却总“不争气”,至少没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弄得到处都是“一把手”的影子。正因为如此,不少人对有些制度的执行也就渐渐失去了应有的信心,甚至有时一提起制度大家就来气。  相似文献   
26.
改革开放三十年,哪些城市的居民更觉得幸福?“2008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2008年12月25日终于在昆明揭晓:杭州、宁波、昆明、天津、唐山、佛山、绍兴、长春、无锡、长沙10座城市入选,并举办了隆重的颁奖典礼。这项大型调查自2008年9月~12月进行,由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联合中国市长协会主办。  相似文献   
27.
金字塔这么大的工程,建造得那么精细,各个环节衔接得天衣无缝,建造者必定是一批怀有虔诚之心的自由人。很难想象,一群有懈怠和抗拒情绪的人,能做到金字塔的巨石之间连一片刀片都插不进去。  相似文献   
28.
<正>今年5月上旬出版的第12期《人民论坛》杂志的封面,赫然印着一个大标题:《中国官员的"网络恐惧"》。当读了这个标题下的内容后,发现这篇文章把网络与官员的关系以及当前官员如何看待  相似文献   
29.
笔者偶尔收到一封陌生电子邮件.点开后.是一位未署:名的网友发来的一组劝人“少吃肉.多吃素”的世界各地的新闻报道,认真读了几篇,还真有所触动。隔一天,这位网友又发来一封类似“公开信”的邮件.署名是“一公民”。信的内容说,3月20日,是世界无肉日,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在这庄严而充满爱的日子里.全球公民都应为拯救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而吃素、种树、节能、减排.为地球降温,营造祥和、安宁和爱的气氛。  相似文献   
30.
打开互联网,就看到《湖南涟源市一煤矿发生特大矿难造成16人死亡》的有关报道(见7月27日新华网),我只扫了一眼这个题目也就跳过去了,连打开看一眼的意思都没有。像我这样一个正常的人怎么会这样,惟一能解释得通的就是,看到这种事故犹如在媒体上看到腐败大案一样到了麻木的地步——这样的事故在媒体上看到的实在是太多了。但无论如何,我还是为我的麻木感到惊诧。我们大小煤矿发生矿难的频率到底有多高,我不知道,我用google搜索了一下,知道近几年,我国煤矿因公死亡人数每年都在6000人左右。2002年,我国煤矿每产百万吨原煤的死亡率是4.64人,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