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6篇
中国共产党   238篇
中国政治   17篇
政治理论   32篇
综合类   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陈晋 《学习导报》2016,(5):38-41
在"西学"领域的追问和思考除马列著作和中国文史典籍外,毛泽东晚年还曾比较多地读谈西方哲学和自然科学著述。他先后让出版机构把一些西学著述印成大字本书籍给他读,包括赫胥黎《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摩尔根《古代社会》,海思、穆恩、威兰合著的《世界通史》,法国福尔《拿破仑论》,苏联塔尔列《拿破仑传》,达尔文《物种起源》,杨振宁《基本粒子发现简史》和李政道当时尚未正式发表的论文《不平常的核态》,还读《自然辩证法》《动物学杂志》《化石》杂志等。毛泽东也不是漫无目的地读谈西  相似文献   
122.
陈晋 《新湘评论》2016,(3):36-38
借三篇古文,道人事心曲毛泽东喜欢"讲古",常借历史含蓄表达对现实问题的看法,或暂时不便明说的一些心曲。比如,1966年1月12日,在武汉同陶铸、王任重等人谈到当前的政治问题时说:去年10月,我在北京讲过,如果北京搞修正主义,你们地方怎么办?是不是学蔡锷起义,打倒袁世凯?我总感到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23.
陈晋 《新湘评论》2007,(1):42-45
当一个国家的时局走到关键之际,执政者的选择可谓是“一言兴邦,一言丧邦”,历史关头常常弥漫着重重迷雾和利益的诱惑,藏伏着种种玄机和陌生的陷阱,再加责任和后果系于一身,当政者的判断和决策之难,可想而知,他们最终做出什么样的决策,除了受时代条件限制外,其主观的判断力和意志力,其信念素养、个性情趣和胸襟见识,乃至是否具有承担决策后果的自信和胆力,都会在明里暗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24.
世纪宣言--从《共产党宣言》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一集跨越时空 清脆的鸟鸣,总是传递着春秋代序的消息. 千年的钟声,似乎回荡着千年的历史思考.  相似文献   
125.
陈晋 《党的文献》2006,(5):88-91
在历史大幕开启之后,人们常常关注舞台中央上演的有关国家兴衰演变的政治、经济或军事大戏。事实上,一些不大起眼的文化细节,有时候却牵引或预示着历史大戏的走向和结局,这大体便是古人说的一叶知秋。而“文化一叶”之所以能够知“历史之秋”,就在于它是一个国家立国、救国、兴国、强国不可或缺的“内力”所在。用今天的说法,叫国家“软实力”。笔者捡拾近代欧洲一些国家的几个思想文化的片断,看看文化这个“软实力”究竟是如何形成、展示,进而影响一个国家的历史大戏走向的。  相似文献   
126.
晚年岁月──大型电视专题片《毛泽东》解说词之四陈晋有生就有死,这是生命的辩证法。毛泽东视死如归。1966年8月下旬,毛泽东从中南海菊香书屋搬到中南海游泳池居住,他在这里度过了一生的最后10年。1971年5月30日,毛泽东在这里向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  相似文献   
127.
陈晋 《党的文献》2005,(6):81-82,86
有客来,谈到韶山旅游,在商摊买一毛泽东铜像,开价180元,还价80.摊主说:请毛主席像,不能讲价的,讲了毛主席不高兴,就不灵了.这位朋友反应倒也快,回道:毛主席最讲实事求是,你要虚价,毛主席也不会高兴,报个实价吧.听了此事,不觉想起自己在广安也曾遇到一事,导游带我们到邓小平母亲坟墓前,指着一棵树说,1976年邓小平第三次被打倒时,该树就枯了.1978年搞改革开放,这棵树又奇妙地活了过来.  相似文献   
128.
独领风骚──大型电视专题片《毛泽东》解说词之二陈晋一位西方人说:一个诗人赢得了一个新中国。──题记1992年5月,为纪念毛泽东一百周年诞辰,用一百块花岗岩精心雕刻的我国最大的毛泽东诗词碑林在韶山动工兴建。工程指挥:整个碑林区占地25亩。一共有五个时期...  相似文献   
129.
陈晋 《瞭望》1991,(44)
毛泽东对《水浒传》这部反映农民起义的古典小说的关注,贯穿了他的一生。少年时代他爱读爱讲的故事是《水浒》;长征途中打下一座县城,《水浒》是他急于要找到的一部书,以至警卫员给他抱来一尊  相似文献   
130.
长征之魂     
陈晋 《党建研究》2006,(11):53-54
7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创造了令人难以想象的奇迹。今天的人们在回忆和惊叹之余,免不了要追问和思考:当时身陷绝境的人们,靠什么演绎了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的故事?靠什么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生命奇迹?靠什么凝聚起无限的力量使自己成为一支拖不跨打不散的钢铁洪流?一句话,什么是长征之魂?世界上的一切伟大事业,都是伟大理想的产物。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内忧外患,孕育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这支能够承载理想,并且不惜一切去实践理想的军队,从而使他们成为了沉沉黑夜中最为光明的时代雕像。如果了解一下这支队伍的领导人身份,相信会让许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