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6篇
中国共产党   238篇
中国政治   17篇
政治理论   32篇
综合类   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陈晋 《新湘评论》2013,(1):37-40
核心提示在古今中外的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中,像毛泽东这样酷爱读书、读有所得、得而能用、用而生巧的人,非常罕见。读书是他精神存在和思想升华的必要方式,是一种基本的生活常态。  相似文献   
72.
陈晋 《新湘评论》2023,(19):51-53
<正>中华文化:土壤与果实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制度、道路的多样性,“植根于不同文明土壤”。看来,中国习惯从文化土壤的角度来解释国家发展道路和制度特征。答:确实这样。国家道路的选择和塑造,不只是经济政治领域的选择和塑造,也是文化上的选择和塑造。中国道路在发展上有一个总布局,叫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有时候,也改换话语方式,  相似文献   
73.
陈晋 《新湘评论》2023,(4):53-55
<正>问:中国制度的成长开启“后半程”,有什么标志性的事件?答: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改革的总目标。过去讲得比较多的是经济、政治、社会、文化领域的具体改革目标,虽然也说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但多数情况下涉及不多。从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角度提出各个领域改革总目标,标志中国制度的成长进入了“后半程”。  相似文献   
74.
陈晋 《新湘评论》2023,(5):51-54
<正>什么叫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只有一条被子,也要给穷苦人半条的人。——徐解秀(中国农民)我们政府的性格,你们也都摸熟了,是跟人民商量办事的,是跟工人、农民、资本家、民主党派商量办事的,可以叫它是个商量政府。——毛泽东(中共中央主席)中国共产党的成功,主要归因于其对中国国情的深刻认识和对国家未来发展的长远规划,以及一直把实现中国人民的福祉和利益摆在前面。——埃萨姆·谢拉夫(埃及前总理)  相似文献   
75.
2014年8月20日,习近平同志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国向何处去’又成为摆在中国人民面前头等重要的问题。邓小平同志以他的远见卓识、丰富政治经验、高超领导艺术,强调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旗帜鲜明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支持和领导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推动进行各方面的拨乱反正。  相似文献   
76.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实现了几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使亿万中国人民成了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国历史开启了新纪元。1932年11月,上海《东方杂志》发布启事,向社会各界人士提出两个问题并征集答案:一个是"梦想中的未来中国是怎样?"另一个是"个人生活中有什么梦想?"这个有关梦想的提问,一石激起千层  相似文献   
77.
撕开经贸封锁的裂口美国对中国采取的遏制和孤立政策,除了战争威胁,还有经济上的封锁。西方主流政治家大多不看好新中国的经济发展前景,认为新中国没有能力自给自足。美国国务卿艾奇逊表示:“在共产主义理论与中国的具体现实之间的第一个冲突大概会具体地在经济领域中产生”,“正是在对华经济关系领域中,美国具有对付中共政权的最有效的武器”。这个武器,就是经济上封锁孤立,以促使新中国自内生乱。  相似文献   
78.
李琦  陈晋 《新湘评论》2020,(7):50-53
2012年1月16日,习近平同志在尼克松总统访华和《上海公报》发表40周年纪念活动致辞中指出:“40年前,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和尼克松总统、基辛格博士等中美两国老一辈领导人,以非凡的战略眼光和卓越的政治智慧,打破两国多年相互隔绝的坚冰,用跨越太平洋的握手开启了中美关系发展的新篇章。”新中国成立后,中美两国关系长期处于“坚冰”的笼罩之下。在东西方冷战格局下,打破这层“坚冰”,开启中美关系的新篇章,进而改变世界的格局,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相似文献   
79.
2013年9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八次峰会期间,同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罗伯特·阿泽维多谈话时指出:“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是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的基础,是任何区域贸易安排都无法替代的。”“一个开放、公正、透明的多边贸易体制,符合世界各国共同利益。”“中国是多边贸易体制坚定的支持者,将一如既往做负责任的世界贸易组织成员,积极参与多边贸易体制建设。”  相似文献   
80.
生死关头的抉择———遵义会议1931年以后,由于党内的“左”倾机会主义占据了统治地位,一步步把红红火火的土地革命带向了深渊绝境。特别是1933年初,临时中央从上海迁到中央苏区后,掀开了中国共产党在理想的航道上行驶得异常沉重的一页。在整体战略上,“左”倾领导人以为革命即将在全国取得胜利,急于把分散的各个苏区打成一片,于是在军事上采取冒险进攻的方针。在土地政策上,搞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的极左措施,结果是扩大打击面,造成社会混乱。在国民党统治区也搞冒险,结果使白区的地下党力量几乎丧失殆尽。1933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