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1篇
  免费   5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10篇
外交国际关系   51篇
法律   88篇
中国共产党   90篇
中国政治   130篇
政治理论   46篇
综合类   6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81.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定罪量刑标准再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公民个人信息包括身份识别信息和特定自然人的活动情况信息。公民个人信息必须与特定自然人相关联,主体不限于中国公民,但不包括单位。公民个人信息不包括依法公开的个人信息。本罪中“国家有关规定”的范围将部门规章纳入其中,但应该排除地方性法规等非国家层面和国家层面部门规章之外的其他部门规范性文件等规定。“提供公民个人信息”可以分为“一对一”和“一对多”两种方式;“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中的“非法”与“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应作同样理解。确立“情节严重”、“情节特别严重”的认定标准和涉案公民信息的计算规则对于本罪的定罪量刑至关重要。提供者单方明知使用者实施犯罪仍为其提供公民个人信息,应以本罪论处;提供者与获得并利用信息者双方有通谋时,提供者构成本罪与获得并利用信息者实施犯罪共犯的想象竞合犯。  相似文献   
482.
<正>在中国的版图上,枫桥只是一个普通的江南小镇。60年来,作为基层治理创新创造之地,枫桥在全国久负盛名。“枫桥经验”是20世纪60年代初由浙江省诸暨县枫桥区干部群众创造的“发动和依靠群众,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的基层治理经验。60年风雨历程,诸暨枫桥干部群众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在“枫桥经验”的指引下,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完善具有新时代“枫桥经验”内涵特色的社会治理体系。如今,“枫桥经验”成为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一面旗帜,历经时代淬炼而弥坚,迸发出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483.
在大思政融合的教育背景下,各专业都在积极探索符合自身专业发展路径的课程思政新模式。在高校传媒类课程思政的教育实践中,教师可以采用融合教学模式,将思政内容和传媒内容有效结合起来,切实推动此类专业方向的课程思政优化及改革。基于此,强调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重要性,探讨传媒类人才的培养要求,重点研究课程思政改革背景下传媒类课程的融合教学策略,通过课程教学案例分析传媒类课程的思政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484.
媒体对一个国家的形象塑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美国三大主流媒体之一的《纽 约时报》一直被认为是“档案记录报”。2009-2010 年,《纽约时报》对华持续保持高度的关注,其报 道的密集度较为平稳,报道内容集中于政治与经济领域。剖析其主要涉华报道,可以发现,奥巴马 政府执政以来,《纽约时报》对我国的报道已相对更加客观,更加反映中国的社会现实,这说明我国 所面对的国际媒体环境有所改善,国际媒体对中国的国家形象认知与塑造更加客观。尽管如此,由 于冷战思维的残留和国家利益的影响,美国媒体对中国的认知仍相对滞后,其报道中也常常戴着 有色眼镜,甚至是故意歪曲丑化。为此,中国需要不断强化和引导国际媒体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 与塑造,从而提升中国的国家软实力,让世界更加客观地了解中国。  相似文献   
485.
<正>【裁判要旨】被告人的行为是否构成民法上的表见代理,不影响对该行为的刑法评价。被告人超越职务权限,利用工作便利骗取他人财物,构成诈骗罪而非职务侵占罪。案号一审:(2020)渝0236刑初310号二审:(2021)渝02刑终476号  相似文献   
486.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