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14篇
政治理论   7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是促进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交通是保持城市活力最主要的基础设施,是城市生活的动脉,制约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当前我国城市发展正处于快速城市化和机动化时期,随之而来的是各大城市交通运输的发展与有限的城市资源承载力、脆弱的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城市土地资源可提供的交通供给和环境容量与个体交通需求持续增长之间的矛盾也在不断加剧。大中城市交通拥挤堵塞现象越来越严重,机动车增长及交通堵塞造成的大气和噪音污染在城市污染中的比重日益上升,给人们正常出行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相似文献   
22.
黄鹤群 《唯实》2004,(7):76-80
流动人口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是深化改革开放、加速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做好这项工作 ,是加快经济和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 ;坚持服务和管理、保护和控制并举 ,尤其是把前者放到更高的位置上抓 ,是改革和加强流动人口工作的总体思路 ;要建立健全服务、保护机制 ,切实提高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23.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部分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放在第一位突出强调,指出“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24.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最根本的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最根本的是依宪执政。只有强化宪政思维,才能更好地贯彻落实宪法精神,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使社会经济生活及各项工作进一步走上制度化、法律化的轨道,为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和维护社会政治稳定、推进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强化宪政思维是依法执政的根本前提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律。宪政思维与宪政意识、宪法意识不同,它是指以宪政意识和宪政理念为指导,从宪政的标准出发分析问题,作出判断,进而依照由此得出…  相似文献   
25.
《淮南子·人间训》记载了一则子贡与马夫索马的故事,读后别有所悟。孔子周游列国,行至一地住下歇息,不料所骑的马跑了,吃了道旁庄稼,马被农夫扣留。孔子派子贡去要。子贡见了农夫,一副高贵的样子,来了一长串仁义道德的言论,满以为唾手可得,然而农夫偏偏不加理睬。孔子再派身边的马夫去要。那马夫对农夫说:假使你耕于东海,我耕于西海,那我与你  相似文献   
26.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决定》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抓住重点,集中解决党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我感到,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不仅能促进对客观世界的改造,而且也有利于改造人们的主观世界;不仅是纠正错误倾向的一种有效途径,而且也是改进和加强党的作风的有效办法。坚持调查研究是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途径。调查研究作为一种科学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回顾我党的历史,早在1927年,毛泽东同志就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在战火纷飞的…  相似文献   
27.
随着科技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国内外市场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需求日新月异,千变万化;另一方面,物资日益丰富,花样翻新,商品百花纷呈、琳琅满目.在市场挑选企业,用户挑剔产品的新形势下,人们选购产品天地广阔,在购买商品的取舍之间,价格因素所起的作用日趋缩小,而非价格因素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因此,分析消  相似文献   
28.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意思是说做事之先须先划算划算,看行不行。近年来,我国各行业决策科学化程度大大提高,好多单位做事都开始进行可行性研究,并且取得了较好效果,这是可喜的。 但其中也有一个问题,就是有些“可行性研究”的可信度值得怀疑。比如某地有个大项目,申办者的“可行性”报告中旁证博引,说该项目如何先进,效益如何可观。谁知竣工投产后,产品根本达不到预测水平,效益甚差,连年亏损,成了当地政府一大麻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