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2篇
  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6篇
工人农民   11篇
世界政治   4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7篇
法律   168篇
中国共产党   334篇
中国政治   381篇
政治理论   111篇
综合类   10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91.
992.
"天才少女"缘何纵火自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南京某高校学校礼堂举行交响音乐会,同学们都前往观看节目时,研究生院18岁的女研究生被誉为“天才少女”的徐露露一人却独自呆在宿舍里,用铁丝把寝室的门窗紧紧地缠绕起来,从床下取出早已准备好的用塑料布包着的两桶汽油,然后将汽油浇遍全身,再用打火机点燃,顿时火光冲天,待人们闻讯赶来砸烂门窗把她抢出时,早已烧得全身血肉模糊,随即在送往急救中心的途中便死了。  相似文献   
993.
熟人社会和半熟人社会是农村人际信任运作的重要场域.在半熟人社会中,人际关系和中间组织不仅构成了人际信任的二元化运作机制,而且还建构起人际信任发展的四种理想模型,并规范着农村社会信任结构变迁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994.
2006年3月31日,农历三月初三。在全球炎黄子孙的殷切关注下,“丙戌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古都新郑大礼告成。近万名华夏子孙从四面八方来到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来到黄帝的出生地、创业地和建都地,参加了丙戌年拜祖大典,共同祭拜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规模空前的盛典充满同根同源的血脉深情。  相似文献   
995.
1958年,农村刮“五风”,吴仁宝任华西村23大队党支书。有一次,公社召集村干部报产量,各村的数字像竞放的气球,越升越高,最高报到亩产1万斤。轮到吴仁宝时,他使使劲把6亩地的产量报在了1亩上:“3700斤。”全场哗然,会议主席也急红了脸,说他太保守,产量高低是政治问题,也是党性问题,希望他再考虑考虑,他摇摇头不为所动。  相似文献   
996.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灵魂,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阐述了师爱的涵义、教师的道德规范及科学地发挥师爱的教育功能,论证了师爱是道德教育的桥梁。  相似文献   
997.
古人云:“遗子黄金满箧,不如一经。”南朝有个徐勉,梁武帝时拜中书侍郎,官至左仆射中书令,他常以此言自律,他虽官居显职,但不营产业,家无积蓄。他说:“人遗子孙以财,我遗之清白。子孙才也,则身致辎耕;如不才,终为它有。”徐勉是一千多年前的封建士大夫,能有如此清醒的头脑对待子女问题,实属难能可贵。平素,他为官清廉,谨言  相似文献   
998.
德育工作的创新关键在于理念创新。当今时代以多样性、自主性、现代性为主要特征,德育工作必须建立起个性化理念,注重差异性,把握主体性,确立创造性,注重和谐性。德育工作的个性化以开放、务实、服务为原则,通过构建多样化有选择性的德育模式,关注学生形成个性的生活源头,提供学生发展个性的活动空间,发挥教师示范力量等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999.
中国行政价值本真与时代气质是中国行政精神的高度凝结和体现。中国行政是中国政府性质和行政特色的反映,是行政学的中国话语表达。人民政府的主体性质及其为人民服务的行政宗旨决定了我国行政的方向、路线和使命,是思考中国行政学发展命运的实践根基。人民至上,依法行政,通力合作,为公奉献是中国行政价值理性反思的本真诉求及其时代发展的气质表达。  相似文献   
1000.
延安不仅是一个地域概念,更是公认的政治文化符号。党内政治文化"延安形态"的形成离不开建党时期最初形态奠定的宝贵基础,离不开思想建党原则提供的基本路径,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这一重要思想文化资源,更离不开延安整风运动的直接塑造。"延安形态"的稳定性、特殊性,在于它独特的内容、风格、气派,即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方向,以高度纪律自觉为内核,以"三大作风"为精髓,以巩固领导核心为标志。"延安形态"并非完美无缺,但仍是加强新形势下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宝贵历史教材。延安时期的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启示我们:要抓住思想理论建设这个核心、抓住党内政治生活这个基础、抓住强化"四个意识"这个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