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8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30篇
中国政治   34篇
政治理论   11篇
综合类   7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乡村治理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和关键,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世纪40年代后期开始,随着革命政权在各地陆续建立,乡村治理工作已经展开,与乡村治理有关的研究也已开始。对乡村治理研究的核心问题与研究方法、中国学者关于传统乡村社会的主要研究进行归纳总结,把乡村治理研究文献的浩繁内容凝聚为关于乡村治理的公正性目标的研究,并且对我国乡村治理基本制度相关研究进行评述。对新中国乡村治理研究进行回顾与评论,能推进乡村治理创新和转型,有利于建设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乡村社会,不断增强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相似文献   
22.
站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回头看,改革开放之后30年,农村发展的确成绩显著,与中国这一时期的改革有密切关系,但后30年中国经济的成长离不开前30年积累的一些因素。认识不到这一点,恐怕不能真正搞明白后30年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因  相似文献   
23.
党国英 《新视野》2013,(1):22-27
城乡社会经济一体化,本质上是以农业为主的居民区与其他以工商业为主的居民区之间完成居民权利的平等化重构.我国30多年改革开放的经验证明,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高度城镇化既是农民增收、农村进步和农业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稳定、政治民主的必要基础.在高度城镇化基础上实现城乡一体化,不仅很有必要,而且大有可能,但也面临着新富裕阶层移民倾向加大、城市化质量堪忧、劳资关系不均衡等问题的制约.今后一个时期,推动城乡一体化的政策调整重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大力发展私营经济,优化产权结构;强化分权管理,完善国土规划;体现“以人为本”的人口布局施政理念;实行“单一准则”人口登记政策;大幅度增加直辖市,把省级行政区增加至50个左右;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治理体制.  相似文献   
24.
风风雨雨60年过去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在执政党领导下开展工作,扮演了应有的历史角色。六十一花甲,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为人民共和国之最高权力机构,也该洗去历史征尘,披坚执锐,为人民幸福、国家强大担当起新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25.
土地改军,两个问题最重要,一是农村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二是农业用地流转。其实,在发达地区,农村经营性建设用地早就入市了,只是我们恐怕要追认。欠发达地区本身的地不多。我们要把所谓的公用土地、宅基地、经营性建设用地统筹考虑,不能只做一个专门针对经营性建设用地的政策。怎么统筹考虑?我有一个意见,就是把全国土地分成大的类别,比如划定农业保护区。  相似文献   
26.
唯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等收入陷阱当然不是学者凭空杜撰的概念,的确有的国家在经过一个较快经济成长期、进入中等发达阶段以后,由于体制难以支撑更高水平的发展而陷入经济的长期萧条,甚至陷入动乱的泥淖。但是,并不是所有国家都绕不开中等收入陷阱。只要坚持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就可以实现持续增长。就中国而言,我以为,即使在现有基本宪法  相似文献   
27.
"勒紧腰带过日子"常被用来形容普通中国人的生活状态,其实它也可以用来形容中国国民经济的运行状态。束缚中国经济的腰带是高储蓄率、低消费率。三种因素聚合在一起,构成这条腰带。  相似文献   
28.
十七大报告有一段精彩论述,令党内外、海内外倍觉振奋:"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本文试图从逆向视角,对这番精辟的话语作一解读。中国改革事业不能倒退,只能向前。纵观世界各主要国家的历史,改革在某一时期可能  相似文献   
29.
30.
关于民主政治,有三个认识难题需要破解。第一,民主政治果真对经济发展是有积极作用的吗?第二,如果民主政治对经济发展有积极作用,为什么以经济活动为本位的人类社会没有一致地(至少是短期内一致地)选择民主政治?第三,民主政治的建立究竟需要那些最重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