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10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本文试从研究治安管理的定义、特性和分类入手,较全面、系统地将我国现实治安管理对策体系归纳为治安行政手段、治安控制手段、治安教育手段、治安强制手段、治安处罚手段、治安经济和治安科技手段等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22.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必须永远坚持。但是,群众路线也会被部分党员干部“遗忘”。意大利政治社会学家罗伯特·米歇尔斯甚至提出,领导和群众分离、走向“寡头统治”是“铁律”。历史经验已经说明永续践行群众路线的条件:首先,党员、干部树立群众路线理念,是自觉贯彻群众路线的思想前提;其次,群众智慧和力量是促进群众路线永续贯彻的现实动力;再次,党的制度、目标、理念等是坚持群众路线的关键;最后,上级领导持续重视、人民群众有效监督是建设群众路线长效机制的有效原则。  相似文献   
23.
当前我国正处于重要的历史发展时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全面深化改革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取得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来源于新中国的建设实践,来源于改革开放。但是,新中国的建设实践和改革开放得以实现和成功的原因又是什么,人们研究较少。而这正是现在全面深化改革所迫切需要的经验指导。创造性实践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实质动力。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创造性实践的经验,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才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新的胜利。  相似文献   
24.
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士文 《探索》2011,(5):185-187
效率和公平的关系较为复杂,有时并无关联,但更多时候随着条件的变化产生多种关联。公平对效率的影响在一般情况下是,公平促进效率、不公平损害效率,但也存在公平不一定促进效率甚至压制效率、不公平不一定损害效率甚至促进效率的情况。效率对公平的影响也是辩证的,有时可能损害公平,有时也可以促进公平。效率与公平互相影响,还同受外界因素影响,其关联状态动态变化。应根据社会幸福的终极目标,加入外界因素的考量,全面认识与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5.
铁路治安重点区段,是指公安机关依据《刑法》、《条例》和《铁路法》等法律、法规,对由于特定社会区域和铁路企业内部的综合危害因素,已经造成严重危害铁路旅客站、车和货物站、场、车以及沿线站间、区间治安问题的客观事实,并采取强化综合治理的对策进  相似文献   
26.
农民是三农的主体,没有农民主体性的发挥,城乡统筹发展就会面临很大困难。农民主体性缺乏,不仅仅是农民自身的原因,更是外界条件制约的结果。目前,农民处于弱势地位,需要政府主导,采用多种措施引导、帮助,保障农民发挥主体性,实现三农大发展。  相似文献   
27.
论我国铁路公安高校治安专业课的设置和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论述铁路公安高校治安专业课设置和建设的有关方面内容。但是,铁路治安专业课是国家《治安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是被包含与包含的种属逻辑关系。所以,在研究铁路公安高校治安专业课的设置和建设之前,很有必要首先对我国《治安学》的体系进行比较全面和系统的研究。一、我国《治安学》的体系(一)治安基础理论治安基础理论是《治安学》体系的基础和起点,它主要应当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治安管理理论,如治安和治安管理的定义、含义,治安管理的性质、范围、特点,治安管理的职能、任务、指导思想、方针和原则,以及治…  相似文献   
28.
“拥挤”的词义是指人或车船等挤在一起的意思。“拥挤行为”则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为实现自身的某种需求而主动或被动的挤在一起,相互损害人身或其他合法权益的争抢活动。“群体旅客的拥挤行为”则是指特定多数的旅客在凭借铁路旅客车站和列车进行旅行生活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拥挤行为。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实施,国内外社会成员的大集合、大流动,使社会公共复杂场所的拥挤现象日  相似文献   
29.
“一带一路”倡议体现了我国发展立足自身、联动全球的一种空间新格局,是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在区域空间构建上的具体运用。作为促进全球发展合作的中国方案,共建“一带一路”已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我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非对称风险包括:少数派主导的非对称政治风险,权力、责任不对称引发的非对称经济风险以及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非对称舆情风险。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认为,“一带一路”是新的历史时期实现全球化互惠发展的空间合作。立足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把握结构洞连接三大要素:利益、价值观、人际交往,通过社会空间再造防范和化解上述非对称风险,为“一带一路”建设顺利推进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