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42篇
中国共产党   125篇
中国政治   77篇
政治理论   12篇
综合类   4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91.
在挽回爱情时邂逅商机 1971年,林安国出生在浙江温岭一个渔民的家庭。1993年,他高中毕业,先后做了几起生意都失败了。2004年,他应聘到当地一家酒店当保安。  相似文献   
192.
说“自耻”     
莺莺小姐的丫鬟红娘,曾经告诉张君瑞一段崔老夫人治家的故事。其时张君瑞正向她打听小姐出入的规律,她却向张君瑞兜头泼了一盆冷水。她说:“夫人治家严肃,有冰霜之操。内无应门五尺之童,年至十二三者,非呼召,不敢辄入中堂。“她还说,有一回莺莺小姐潜出闺房,“夫人窥之,召立莺莺于庭下“,责之曰:“汝为女子,不告而出闺门,倘遇游客小僧私视,岂不自耻?“简直是义正词严,不容反驳,以至于莺莺小姐不得不当面承认错误,保证“毋敢再犯“。《西厢记》我不知读过多少遍,这一段故事总是耿耿于怀。尤其是崔老夫人嘴里的那一句“岂不自耻“,总是让我难以释怀。崔老夫人对莺莺小姐的家庭教育,源自封建主义立场,本来没有什么值得奇怪。男女授受不亲的封建礼教,使得相国夫人不敢越雷池半步,也是题  相似文献   
193.
金陵客 《各界》2008,(5):54
秦始皇的一项"形象工程",是他晚年亲自主持修建的规模空前的朝宫--阿房宫.计划中的这座宫殿,前殿修建于阿房村,"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巅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  相似文献   
194.
“我宣誓,我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坚决抵制不文明交通行为,崇尚社会公德,倡导文明风尚,从我做起,不闯红灯,走文明路,做文明人。”这是一名骑助力车的小伙子因闯红灯,被交警拦下来当街举手宣誓的内容。这是6月12日下午发生在长沙市中山路上的一幕,也是长沙交警部门对闯红灯者的一种  相似文献   
195.
上回说到河南省荥阳市原人大常委会主任武今明,为方便受贿,竟然罔顾人伦天理更改父亲和岳母生日,终因受贿263万元,还有260多万元说不清来源,一审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4年,并处没收其部分个人财产和受贿所得。哎!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其实,我们身边不也有不少类似的人、类似的事?自诩高明,耍尽小聪明的把戏,结果适得其反,徒增谈资笑料!  相似文献   
196.
上回说到饱受战火摧残的伊拉克人民,被和平之神无情抛弃,他们却依然在望眼欲穿地祈求。  相似文献   
197.
贪官从来没有信仰.读过<检察日报>有关浙江临海"反腐作家"程凌征腐败堕落的新闻,这个印象就更为深刻.  相似文献   
198.
鳌洲客 《西部法苑》2001,(11):60-60
应该说,腐败是不分性别的。上贪官,有男有女,此乃正常。但自古至今,由于男女天性的差异,腐败似乎对男性“情有独钟”多。官,怪。步,贪官污吏男性居若曝出一个腐败透顶的长发娘子人们不免惊诧一番,缘于少见多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男女地位的日趋平等以及女性在社会、政治上的出色表现和作用,腐自此似乎也有了一幅花花肠,开始与那些有权力和机会腐败的女强人们眉来眼去,甚至勾勾搭搭,居然凭着腐固有的诱惑力,驯化出了不少的贪娘子。  相似文献   
199.
去年全国抗洪救灾的斗争,真正是一幅气吞山河震撼世界的历史画卷。这场斗争,波澜壮阔,动人心弦。当此时也,上下一心,人无分老少,地无分南北,时无分昼夜,天无分雨晴,迎战洪峰,死保江堤,其顽强精神,其英雄气慨,真是感天动地。但是其间也有一段很不和谐的杂音。记得《中国青年报》1998年8月11日发表一篇记者来信,揭露有人到灾区要吃要喝要住空调房,影响十分恶劣。来自湖南抗洪前线的这篇记者来信很快为大小报纸、杂志、电视台、电台转载或转播,可见舆论对此批评之猛烈,亦可见人心之所向。当时正是  相似文献   
200.
有一种腐败“感动”人。据说某地有个效益不错的企业,主管领导因涉嫌腐败问题,被检察机关立案。调查展开后,检察官们在该单位听到的却是对那位领导的“褒扬”声:有人说他们的领导能力强,企业搞得红红火火的,个人吃点捞点算是回报不算贪;有人坦言他们的领导若能保证下面的职工端起碗来有饭吃,领导吃得丰盛些他们没意见;更有甚者直言不讳,企业领导腐败点不要紧,只要“阶级感情”尚存,只要能把企业经济搞上去,就功大于过。尽管检察机关在查处过程中遭遇到不少阻力,但最终还是把问题查清了。“感情”不能代替法纪,违法违纪者照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