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6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189篇
中国政治   39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61.
吴志菲 《传承》2008,(1):16-18
浩瀚的南太平洋地区,由无数大大小小的岛屿组成三大岛群:密克罗尼西亚、波利尼西亚、美拉尼西亚。而岛群之中又有群岛,群岛之中还有群岛。大大小小的岛屿国家或者不是国家的岛屿,就散布在这密如繁星的群岛中。这个地区中,最大的国家是巴布亚新几内亚,有46万平方公里、400万人口;最小面积  相似文献   
62.
吴志菲 《世纪桥》2010,(4):47-53
邓小平说,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确,如果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取得了辉煌的成功,解放了几亿人口,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的话,那么农村包围城市的改革道路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解放的是中国的生产力,正在建立的是一个生机勃勃的现代化中国。  相似文献   
63.
20世纪90年代中期,电视连续剧《陈云出川》突然停播。关于这件事,陈云的夫人于若木介绍说:四川省委组织部的一名干部了解到,陈云在红军长征途中,奉中共中央之命,从四川秘密前往上海,然后前往苏联莫斯科,向共产国际汇报遵义会议情况。陈云出川的过程富有戏剧  相似文献   
64.
雷锋走了,走了半个多世纪。 雷锋没有走,他一直活在人们的心底。 是什么力量让他跨越时空,成为平民英雄,成为全民的红色偶像?带着好奇,我们踏访了雷锋曾经生活、工作的地方,寻访当年与他直接接触的关键知情人,期许在那些地方找回他的踪影、从那些见证者口中找寻我们所要的答案。  相似文献   
65.
吴志菲 《春秋》2013,(2):11-17
雷锋,解放前是一名孤儿。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入学读书。参加工作后,多次当选为劳动模范。1960年参军,两年多的时间里,立功三次,还被评为模范共青团员和节约标兵。1962年8月15日因公殉职。1963年3月5日,《人民日报》等发表了毛泽东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随后,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中央领导人分别题词,号召全国人民学习雷锋的  相似文献   
66.
正1963年农历的年根儿,经上级党组织批准,焦裕禄带着妻子与儿女回山东省淄博市北崮山村探望老母亲,这是他参加革命后离家17年的第一次探亲。临行前,焦裕禄到兰考县政府大院找到当时的县长程世平。程世平以为有什么大事要商量,便把他让到了煤火炉旁,让他暖和暖和。焦裕禄说:"老程啊!今年春节你打算回家过年吗?你要  相似文献   
67.
正1963年3月2日,《中国青年》第5、6期合刊推出了有关"学习雷锋"的专刊,发表了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同时也发表了周恩来的相关题词。3月5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头版同时发表了毛泽东的题词。这天上午,北京  相似文献   
68.
吴志菲 《世纪风采》2012,(10):37-43
博学、恬淡、低凋……这几个词汇都可用于描述杨绛和钱锺书伉俪的公众印象。  相似文献   
69.
吴志菲 《党史纵览》2010,(12):10-14
“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唱呀一唱:来到了南泥湾.南泥湾好地方,好呀地方……陕北是好江南,鲜花开满山.开呀满山;学习那南泥湾,处处是江南,是呀江南,又学习来又生产.三五九旅是模范……”这首由贺敬之作词、马可谱曲的脍炙人口的歌曲——《南泥湾》.经著名歌唱家郭兰英之口.唱遍了大江南北,唱得家喻户晓,让全国人民都知道了陕北有个好江南——南泥湾.然而,人们并不知道朱德与当年开垦南泥湾有着紧密的联系.他是开垦南泥湾的倡导者和决策者。  相似文献   
70.
毛泽东的身体状况急转直下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特别是“九一三事件”后。患病后的毛泽东,动作显得有些迟缓,神情也滞钝,常常坐在凹陷的沙发里,缄默着,目光忧郁……他的病一直对外界保密,一般人也无从知道主席究竟生了什么病。此时的毛泽东不再神采奕奕、满面红光了,陈长江作为贴身人难以接受这突变的严酷现实,就像看着一座巍峨的山在眼前塌方、崩落、流失,而自己却无能为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