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5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6篇
世界政治   27篇
外交国际关系   26篇
法律   103篇
中国共产党   182篇
中国政治   241篇
政治理论   47篇
综合类   6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691.
德清  浚泉 《人大研究》2001,(10):14-14
在某县人大常委会会议上 ,委员们对政府某专题汇报进行审议时 ,提出的批评意见一针见血 ,毫不留情。在会议结束时 ,列席会议的县委领导“强调” :委员们的意见很有针对性 ,但不要向外传播 ,以免产生不良影响。某人大常委会领导也“表示完全赞同”。这种把委员审议意见窑封起来的现象发人深思。委员们针对某一议题 ,提出批评、建议、意见 ,是肯定成绩也好 ,指出问题也罢 ,代表着人民群众的呼声和意愿。既然是代表人民群众 ,那么人民群众就拥有充分的知情权和监督权。近些年来 ,一些地方人大常委会设立代表席和普通公民旁听席 ,其目的就是让人…  相似文献   
692.
古远清 《台声》2001,(4):31-33
撰写《台湾文学史》,在台湾被称为“一项何等迷人却又何等危险的任务”(杨宗翰《文学史的未来 /未来的文学史?》,台北,《文讯》 2001年 1月号)。这里讲的“迷人”,是因为至今还未出现过一本严格意义的《台湾文学史》,要是有谁写出来了,就可落得一顶“开创者、奠基者”的桂冠。之所以“危险”是因为在《台湾文学史》编写中,充满了“统、独”之争。但有人眼看大陆学者撰写了一部部厚厚的《台湾文学史》及其分类史传进岛内,便大喊“狼来了”,于是下决心自己写一本所谓“雄性”的“台湾文学史”,这样便有了以“台湾意识”重新建…  相似文献   
693.
1944年初夏,发生在如中耙齿凌地区的遭遇战,是当年新四军一师三旅七团在反“清乡”斗争中的一次重要战斗。意外遇日伪1944年5月,在苏中四分区,我新四军一师三旅主力和地方武装、民兵,紧密配合,对日伪发起了强  相似文献   
694.
695.
启蒙运动理性的非理性发展造成人与自然、感性与理性的分裂。赓续浪漫主义要求恢复人之为人的完整性的主张,波德莱尔提出了作为现代性思想结晶的“应和论”,以期弥合人与世界的分裂,实现宇宙万象的和谐统一。作为波德莱尔诗歌创作与文艺理论的核心,“应和论”具有丰富的思想意蕴,并产生了绵延的效果历史。百年来,学界围绕“应和论”的思想渊源、理论内涵、历史效果、比较研究,以及评价等论域进行了深入阐释。但是鉴于波德莱尔是“现代性”概念的始作俑者,其“应和”思想关涉现代性的基源问题,并引发了后世的“问题美学”现象,亟须拓展新的视角对其进行多维阐释。中国真善美合一的生命美学为此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借鉴中国生命美学思想,可以为走出审美现代性的困境,实现人类美的生存贡献中国思想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