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12篇
中国政治   11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9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姜迎春 《党政论坛》2002,(11):32-34
近年来,—些人奉行享乐主 义价值观,认为艰苦奋斗在 现代社会已失去其意义,个体的物质享受与感官快乐被认为是最值得追求的价值。错误的价值认识使—些党员干部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完全丢失了理想、信念与责任。因此,批判享乐主义价值观,充分认识享乐主义价值观的实质与危害,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切实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坚持艰苦奋斗,还是奉行享乐主义,实质上是个人生观问题,它反映着人应当为什么而活着、怎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等价值观念。享乐主义…  相似文献   
32.
胡锦涛总书记在3月4日看望出席奎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并参加讨论时。发表了关于“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带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已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的“八荣八耻”的讲话。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为了进一步深化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学习与研究,本刊约请了校内外的一些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初步的研讨,现将研讨成果在本刊发表。  相似文献   
33.
一、师源性心理伤害和学生人格缺失的内涵师源性心理伤害,指来自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伤害。作为一种持续的、平衡的、积极的心理状态,它的标准简要概括为三点:一是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二是能正确认识和评价他人、集体和社会;三是能正常调控自我情绪、学习和工作状态,具有能够承受挫折、适应环境,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无论师生双方是否察觉,由于来自教师方面的原因而导至学生以上三点发生消极改变的,就是对学生心理健康构成伤害。人格是一个人内在特质的总和,它包括知、情、意、行几个方面。现代人格心理学家认为,…  相似文献   
34.
前不久,中国人学学会、教育部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基地等单位在南京联合召开了“科学发展观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研讨会。来自全国部分高校和科研院所的120多位学者参加了会议。与会学者围绕以人为本在科学发展观中的地位、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定位与重大意义、科学发展观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讨。一、关于以人为本在科学发展观中的地位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而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如何理解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与会学者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有学者认为,对以人为本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