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35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孙家驹 《求实》2004,(11):92-94
长期困扰我国经济社会的三农问题 ,本质上是打破生物循环规律的线性农业的内生产物 ,破解三农难题的根本路径 ,是发展能科学地链接植物、动物、微生物循环 ,达到高效地利用自然生态规律 ,实现减少经济投入 ,缩短循环周期 ,增加多样化优质产品产出 ,取得最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循环农业。  相似文献   
12.
孙家驹 《传承》2012,(5):60-61
当代人类之所以提出要转向可持续发展,就是因为现行的发展方式不可持续,但是,转变发展方式并不是仅靠推行一套规划安排、环保法规、产业政策、适用技术等就能解决好。无情的事实反复地表明,没有整个人类文化的适应性进化,没有人与人和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性变革,可持续发展就只能是镜花水月。  相似文献   
13.
在未来的半个世纪中,我国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将在逼近人口自然承载极限和就业压力超常的状态下运作。研究和解决这一世纪性难题,是我们必须担当好的重大历史任务。一、我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回顾和前瞻人口生产的周期长,惯性大,在通常的情况下,它的大量增加和减...  相似文献   
14.
生态城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其特征是能充分利用可持续供给的清洁能源;能充分利用可持续供给的清洁材料;城市经济、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形成全面的协调共生网络;在城市的长期发展中始终具有最佳的生态位和最强的自组力。  相似文献   
15.
主导产业选择需要理论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人均国民收入走近小康水平、买方市场全面出现、各省市区产业高度同构、需求和生产结构性矛盾突出的形势下 ,不仅各省市区都面临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问题 ,而且许多省市区还面临着主导产业的再选择问题。历史经验表明 ,此种形势下很容易出现两个问题 :一是重复建设 ,跟着别人走 ;二是不知如何走 ,无所作为。这种问题的出现 ,与具体产业政策的导向滞后有关 ,但根子还在主导产业选择的理论研究滞后。本文拟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作些分析。一、主导产业选择的理论方法国外国内经济理论界对这方面的研究有多个展开角度 ,如社会需求、社会…  相似文献   
16.
孙家驹 《求实》2001,(4):4-6
城市化建设是我国未来几十年中的发展主题 ,城市化的重点应因东、中、西部的不同发展阶段而有所不同 ,方向应与城市一体化趋势相一致 ,经济效益应与生态效益相统一。  相似文献   
17.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党",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肩负的双重历史使命.要完成这个历史使命,关键是要始终坚持和忠实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不断提高"两个建设"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我国社会主义经过40多年的建设,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综合国力大为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很大提高,全国的温饱目标已基本实现,少数地区已达到小康水平.但是,党的十三大制定的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仍纳入了艰苦创业这一重要内容,中央领导同志也反复强调要长期保持艰苦奋斗精神.有些同志对此感到不大理解,他们认为:①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是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共产党人也不是苦行僧、清教徒,艰苦奋斗在革命战争年代和建国后经济不发展时期是必要的,现在再强调它似无必要;②强调艰苦奋斗,是否意味着又要人们节衣缩食?而节衣缩食必然会导致消费不足,导致发展生产所需的消费需求不足,从而对发展生产不利;③中国人有好客的传统,吃吃喝喝,有  相似文献   
19.
要转变地方领导政绩考核评价方法孙家驹较长时间以来,各地把地方经济增长速度作为当地党政领导政绩考核评价的主要指标,这在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实现经济增长虽有其积极意义,但其弊端亦已充分暴露。1.一个社会在一定期限内能够用于扩大再生产的资源投入是有限的,各地...  相似文献   
20.
孙家驹 《求实》2007,(11):7-8
十六大确立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十六大后的5年,我国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和对发展规律、世界趋势的认识水平都取得了重大进步.在此基础上,十七大报告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这体现了我国实现科学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体现了我们党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认识更深化、信心更坚定和把握人类文明发展新趋势的极大历史主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