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24篇
综合类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5 毫秒
21.
季建业 《群众》2006,(4):4-5
敢于创新、敢于突破是昆山、华西经验的核心。当前,扬州正步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阶段。面对“十一五”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按照省委的要求,紧密联系扬州实际,研究、学习、放大昆山和华西经验,不断创新,不断突破,让昆山、华西经验在扬州这块土地上生根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22.
季建业 《群众》2009,(5):34-35
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联系,建立良好的党群干群关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从2003年开始,我们就一再强调要加强与群众的沟通,在服务群众中交流、交心、交融,着力构建新型的党群干群互信和谐关系。通过这几年的努力,现在全市上下心齐气顺劲足.全市信访总量逐年持续下降,重点敏感时期信访形势稳定,党的十七大召开期间,我市群众进京“零集访”、“零非访”、“零登记”,  相似文献   
23.
季建业 《群众》2007,(3):27-28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作出了构建宁镇扬经济板块的战略决策,为扬州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拓展了新空间。我们将把又好又快发展作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24.
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南京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本届政府工作回顾2012年,面对宏观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的困难挑战,全市人民在省委、省政府及市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总目标,团结奋斗,攻坚克难,全力以赴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惠民生,使经济社会继续保持稳定健康发展。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20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2%左右;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33亿元,增长15.4%;工业增加值2740亿元,增  相似文献   
25.
季建业 《群众》2010,(11):35-36
<正>南京是科技人才创新资源密集的城市,也是软件业快速发展的城市。2005年,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中国软件名城的发展战略。2006年,工信部、江苏省和南京市签署合作备忘录,建立了共同推动南京软件产业发展会商会制度。4年来,我们把软件产业作为第一优先发展的产业来抓,优化政策环境,推进软件企业自主创新,培育和引进软件龙头企业,南京的软件产业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南京先后被批准为国家软件出口创新基地、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国家"两化融合"实验区、国家"三网融合"试点城市、中国软件名城创建试点城市。  相似文献   
26.
季建业 《理论前沿》2008,(12):27-28
当前我们推进科学发展,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要求各级干部必须着力适应新形势、探索新思路、破解新难题,突出增强驾驭全局、科学发展、开拓创新、执行落实、沟通协调五个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27.
季建业 《群众》2007,(6):13-14
2002年8月,扬州市在全省率先吹响沿江开发的号角,经过几年的强势推进,全市沿江地区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各级各类园区发展迅速,投资环境进一步优化,主导产业集聚效应逐步显现,沿江开发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和示范效应凸现。2006年,沿江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财政总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利用外资、出口总额分别占全市总量的80%左右;全市工业产值、规模工业产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出口总额2006年比2003年翻了一番多。特别是沿江开发与城市建设的互动发展,优化了城市人居环境,完善了城市功能,提升了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近几年来,扬州先后获得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生态示范市、国家园林城市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称号,2004年获得“中国人居环境奖”,2006年获得“联合国人居奖”。  相似文献   
28.
政通人和、社会和谐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共产党人追求的目标。构建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提出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战略指导思想,是新形势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环顾当今扬州,有着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宁启铁路贯通的新平台,有着沿江开发、园区建设的新空间,有着产业集聚的新优势,有着改革创新的新机制,经济正提速发展。在新的发展阶段和关键时期,扬州能否抢抓“千载难逢”的机遇,能否在“黄金发展期”实现新跨越,根本着力点在于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推进社会的和谐。需要我们坚持以人为…  相似文献   
29.
季建业 《群众》2009,(9):17-19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科学发展的理念,学会用科学发展观的“矢”去射经济社会发展的“的”.从与科学发展观不相适应、不相符合的思维方式中转换出来,转变思路、转变方式,才能转出发展的新活力和创造力,才能转出科学发展的新天地,才能真正转上科学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30.
季建业 《群众》2008,(2):37-38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体现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要求我们进一步创新理念、改善民生、促进和谐。从2002年开始,扬州市委、市政府连续6年下发一号文件部署改善民生工作,重点解决“四个基本’、两个就”(基本生活、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基本住房和下岗职工再就业、贫困家庭子女就学),尤其是失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