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4篇
  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13篇
工人农民   14篇
世界政治   1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8篇
法律   138篇
中国共产党   195篇
中国政治   256篇
政治理论   65篇
综合类   4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41.
《居住证暂行条例》确立的居住证是基本权益型居住证,具有加强流动人口属地服务管理、突破户籍藩篱、促进流动人口市民化、平衡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等重要功能,但居住证权益负载薄弱,居住证与积分落户之间赋权断裂,居住证申领门槛偏高、程序过繁等因素,抑制了其制度功能发挥。超大城市应降低居住证申领门槛,规定流动人口持居住证即可享有基础性权益和便利,但在子女教育和居住等关键服务上,应以合法稳定就业年限为主要依据,参考其他因素,建立梯度合理的有序赋权体系。拓展居住证功能,增强其通用性,使其由“一证一能”变为“一证多能”,成为流动人口的“一证通”。  相似文献   
842.
超大城市社区的出现在解决城市居住问题的同时也给基层治理带来了巨大挑战,“城市发展悖论”迫切需要政社协同治理。基于公共服务链和模块化理论,构建了超大城市社区政社协同治理机制创新分析框架。以北京市“回天地区三年行动计划”为例对该框架进行实证分析和比较,发现超大城市社区政社协同包含横向“链”和纵向“块”两种混合治理机制,其中,“链”有利于扩展公共服务分工,提高公共服务的敏捷响应能力,“块”有利于增加多元公共服务主体,提高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能力。两种机制之间的相融互补,对政社协同治理的有序运行与效能产出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843.
西北秦腔,吴侬软语。天南地北的两种乡音,在这里交融。漫步于西安交通大学(以下简称西安交大)的校园,在路边长椅上,白发苍苍的老教授们正在操着一口纯正的上海话交谈。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西迁人”。“西”,在中国历史上,从古至今都带有开拓的意味。老子西出函谷关,张骞出使西域,征途漫漫,路在脚下。  相似文献   
844.
845.
雨林霖 《党员文摘》2023,(13):38-39
寒山寺闻名天下提起唐诗《枫桥夜泊》,恐怕大家都不会陌生。但因为史料有限,人们对于这首诗的作者张继并无过多了解。大家只知道他是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的进士。然而,在唐朝考中进士可不包分配,而是需要再次接受吏部的培训和考察,当时的人将这叫作“选”。在铨选中表现出色的学子才能得到空缺的就业岗位,要不就只能参加朝廷举办的制科考试得到就业的机会,不然就得在家待业了。  相似文献   
846.
<正>人民民主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并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及其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847.
寒疫辨析     
寒疫最早见于《伤寒论·伤寒例》中,当时依据发病的时令与气候因素称其为“时行寒疫”。尔后因寒疫概念与时行病逐渐分离开来,多称之为寒疫。寒疫为感受寒性疫疠之气而发病,四季皆可发病,并与“暴寒”有一定关系,属广义伤寒范畴。寒疫与狭义伤寒同为感受寒邪为病,不同的是寒疫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因而可遵从伤寒六经理法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