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7篇
  免费   8篇
各国政治   5篇
工人农民   6篇
世界政治   9篇
外交国际关系   20篇
法律   81篇
中国共产党   198篇
中国政治   201篇
政治理论   58篇
综合类   8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若干问题的决定》对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作了原则性的勾画和规定,同时对实行公司制也进行了原则性的规定,这些原则和规定,在我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是必须遵守的。但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崭新的事业,甚至在西方也没有人对现代企业制度下过什么定义,我们对此必须  相似文献   
92.
本文作者以详实史料,全面地论述了陕甘宁边区在法制建设中贯彻人民民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实事求是和群众路线等原则,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3.
秦德铨老中医,安徽濉溪人。家学渊源,其父允执公,善治疑难杂症,名噪乡里。秦者弱冠随父习岐黄业,谙熟《内》、《难》、《伤寒》、《金匮》等典籍,尤长针灸,临床五十余载,颇具心得。现录验案数则,以飨读者。 一、气虚下陷 秦×,男,36岁,宿县小秦楼村农民。腰痛,两手捧腹前曲,促额皱眉,时时呻吟。观其颜面苍白无华,舌质淡、苔薄白,六脉濡缓。此气虚下陷之征。遂刺百会,意在升提。患者应针而愈。  相似文献   
94.
加强党内监督,能够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能够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能够增强党的拒腐拒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本文从邓小平党内监督思想产生发展的时代背景、内容及其对无产阶级政党党内监督思想的创新三个方面,对邓小平党内监督思想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5.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 市场经济是西方国家首先实行的,搞了几百年,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经验,是一种较好的发展经济的模式。中国的市场经济借鉴了西方国家的市场经济经验,但是,在中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中有着深刻的内在根据。 首先,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建国40几年来,我国社会生产力是不断发展的。但是,传统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越来越不适应日益发展的生产力的需要。因此,要求有一个广泛的、生产和消费主体都参加的、客观而不是主观的、具体而不是抽象的、随时随地经常的而不是一定时间内一次性的一种新的调节体制代替计划调节体制尖锐地摆在党和国家的面前。  相似文献   
96.
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和问题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实质,自觉用以指导实践,对于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对于全面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7.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化”一词在西方传媒中频频出现,到了90年代,全球化问题成为世界性的热门学术话题,人们从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国际政治学、文化学以及人类学等不同视角对全球化进行研究。我国学者对之做出积极回应,既评价  相似文献   
98.
一、曼海姆的思想历程卡尔·曼海姆(Karl Manheim,1893—1947)出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一个犹太中产阶级家庭。布达佩斯当时是德国文化传统的中心之一,曼海姆早期接受了卢卡契、席美尔、胡塞尔和李凯尔特等人的影响。他的作品限于文学和哲学领域。1922年,他撰写了博士论文《认识论的结构分析》,主张对概念和逻辑的理解,不能孤立地看待,必须把它们放到总体的认识构架中才能把握。结构分析后来成为曼海姆知识社会学的基本方法之一。从1920年起,曼海姆先后在德国的海德堡和法兰克福学习和任教,这期间他接受  相似文献   
99.
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提出了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规律,简称计划规律。中国经济学家进行了长期争鸣,形成了两种完全对立的观点,一是肯定派,持完全肯定态度,二是否定派,主张彻底推倒计划规律。从论证过程来分,否定派实际上是三种观点,其一,分析所谓计划规律的内容,认为不过是价值规律和再生产规律的  相似文献   
100.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集中表达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心愿,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是我们进一步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我们要深刻认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本刊集中编发了多篇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文稿。这些文稿均出于基层干部之手,言之成理,切中时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贵在实践,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群众都要把"八荣八耻"作为道德遵循的规范和标尺要求并衡量自己的言行,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以形成中华民族应有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