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12篇
中国共产党   20篇
中国政治   28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12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农业实现现代化的现实选择,有效的制度安排是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基础,农业制度的不断创新则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相似文献   
42.
张荣 《湖湘论坛》2005,18(5):68-70
《三言》对宋元明时期特别是16世纪中期中国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前后的社会生活进行了广阔、深刻而形象的反映,其中所蕴涵的商品经济意识,对在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土壤上滋生的封闭、保守和落后的小农经济意识是一种有力冲击,对中国商品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43.
"勇敢"德性在西方哲学传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古典时期到近现代,一直到20世纪以降,勇敢常常与其他德性如明智、节制和正义诸德性结伴而行,其中勇敢和智慧相互交织,或彼此共属,或相互抵触,构筑了一幅德性运动的绚丽图景.这其中,康德"以智解勇"的德性观最为典型.而到了20世纪下半叶,尤其是最后四分之一世纪,勇敢这一德性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与挑战,一些哲学家开始反思和重估勇敢德性的价值,开始了一场伦理范式的转换,约纳斯的责任伦理最具代表性.他坚持恐惧启迪法,用恐惧和敬畏代替勇敢,用简朴代替慈善和爱,强调对人类集体行动的长期后果负责.这次转换不仅在伦理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而且对审视整个西方哲学传统具有视角性意义.  相似文献   
44.
为官用权有了"尺子",谋事做人有了"镜子"。第二炮兵某导弹旅推出领导干部"廉政必答"制度,答出了好作风,催生了战斗力。"自选题"变成了"必答题"这个旅为进一步促进党风廉政建设,推动领导干部作风转变,针对个别领导干部在述职述廉过程中"遇到  相似文献   
45.
宋朝开始制约“驻京办”职能 从宋朝开始,驻京办的机制和功能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很多朝代对驻京办加强了控制,甚至一度撤销了驻京办,改由其他机构代替。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血雨腥风的古代驻京办从此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相似文献   
46.
"低买高卖"的交易型受贿发生在商品购销环节,明确区分以优惠价格购买商品与以交易形式收受贿赂,必须落位于价格性质的分析。象征性支付房屋或汽车对价的,应将交易型受贿后的物品增值利益全部予以追缴;支付相当数量对价却仍属明显低于市场价格的,应当制定相应的规则核定追缴数额。  相似文献   
47.
一、行政自由裁量权被滥用的表现行政自由裁量权是法律允许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不违反授权法目的和授权范围的条件下自行决定行为方式、程序和限度的一种行政职权。公正适用行政自由裁量权是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行政机关滥用这一职权的现象并不鲜见。主要表现为:(一)自由裁量显失公正。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处罚条例》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的人可根据其违法事实处以警告、罚款、拘  相似文献   
48.
初中阶段是人生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初中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必然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如果不加以疏导,就不可能形成健康人格,从而降低社会化的效能.因此,发挥各学科和各学科教师的优势,特别是语文学科和语文教师的优势,对初中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但是促进初中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49.
市场经济条件下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心理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围绕反腐败斗争,不少有识之士提出了深刻的见解和行之有效的反腐对策。笔者近期就市场经济条件下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心理因素进行了思考,试图从另一角度分析和揭示腐败现象产生的根源,以期有助于标本兼治反腐败。一、腐败现象当事人的心理根源腐败的本质特征是以权谋私,而对物质利益的贪欲和个人主义则是腐败现象当事人的心理根源。在现实生活中,勤劳致富并不容易。看到有人几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就发了财,过着优裕的生活,一些手中握有权力的人心理便失去平衡,同时也意识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东西包括权力在内都具有“使用价值”,于是产生了何不趁着手中有权捞一把的心理。社会上流传的“有权不  相似文献   
50.
托马斯关于自然法和永恒法的论述是他对行为之合道德性的论证。他从区分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出发,指出自然法乃道德的至上原理;他论述了人的自然倾向作为自然法的内容对人行为的道德约束力和强制性;他指出了永恒法和人类本性的内在一致性;他强调人的道德义务派生于自然倾向,并围绕性道德对自然倾向进行了理性的解释,认为性道德乃是遵循自然法的一个合理要求;此外,良知来自良习的论点阐明了他实践理性优先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