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18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5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有关实证调研表明,我国基层法院审判监督职能面临弱化、不统一等现状,为了维护司法权威以及保证司法裁判正确,亟需对基层法院审判监督职能实现转换。文章从基层法院审判监督职能运行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实证分析入手,指出了其存在的原因,并对基层法院审判监督职能转换实现的路径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2.
吴莉婷  张邦铺 《法制博览》2014,(1):57-58,49
以凉山彝族地区的"社会活化石"——习惯法为研究对象,从个人行为进行考察,以成本收益分析这个全新的法律经济学角度探究凉山彝族习惯法得以延续的原因,试寻求正确评价和保护习惯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3.
苟聃  张邦铺  韩月 《法制与社会》2012,(35):247-248
彝族传统社会的纠纷是通过德古调解而解决的,它是一种非诉讼的调解模式。德古调解具有鲜明民族地方特色,成为了很多彝族同胞遇到纠纷矛盾时的重要选择,德古在化解民间纠纷、维护邻里和睦关系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通过田野调查对德古在民间调解中所处的地位、成因、作用、局限性等进行分析、反思和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彝族人民在几千年历史中,形成了以民间德古调解为主的多元化传统纠纷解决机制。拟在彝族民间调解制度的运行情况的现状分析基础上,提出彝族民间调解与国家法律制度的良性互动,整合民间纠纷调解的资源,推行多元化调解机制,构建大调解格局。  相似文献   
15.
张邦铺  刘渝 《前沿》2011,(21):89-92
凉山彝族有着本民族特色的调解机制。拟从彝族多元化纠纷调解机制重构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并在彝族纠纷调解机制的现状分析基础上,提出整合民间纠纷调解的资源,推行多元化调解机制,构建大调解格局。对进一步完善适合民族地区发展的新型人民调解工作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婚内侵权损害赔偿是指在不解除婚姻关系的前提下,依法判决侵犯配偶合法权益的一方因其过错行为而给另一方造成的损害给予赔偿的法律制度。我国《婚姻法》对婚内侵权损害赔偿的规定有许多不足,为给婚姻关系的当事人提供一个更有效的法律救济途径,就需要建立婚内侵权损害赔偿的相关制度,这是保护配偶权及维护家庭稳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权利性质的基础上,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的必要性,并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构建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拟从期待可能性理论的概念出发,对期待可能性引入的必要性加以分析,最后对期待可能性理论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群体性事件涉及众多人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关乎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是当前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为此,分析我国群体性事件的立法现状与不足,探讨有效应对群体性事件的防控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与立法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拟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含义分析入手,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法律保护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有效保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