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中国共产党   136篇
中国政治   9篇
政治理论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9 毫秒
91.
伟人思想,永垂后世──首都理论界深切缅怀邓小平同志2月27日,在北京市委宣传部会议室,20多位来自首都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怀着沉痛的心情,重温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缅怀这位世纪伟人的丰功伟绩。现将部分发言摘要刊载如下。高举邓小...  相似文献   
92.
关于“中国化”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近些年,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研究逐渐热起来。不仅中共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工程中设立了这方面的课题,而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学科目录中也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个一级学科内设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二级学科,并审批了相当一批博士点、硕士点。在许多学者的  相似文献   
93.
手中有一本《孟和文存》,是亚东图书馆于中华民国十五年七月的再版本,共收作者在《新青年》、《新教育》等多种期刊上发表的文章33篇。上个世纪50年代,我在五四时期的一些期刊里读过陶孟和的许多篇文章,留下了深刻印象。这本《孟和文存》是1961年我在东安市场旧书店花6角钱买的,放在箱子里多年没有再读。  相似文献   
94.
<正>李大钊的这篇文章发表在1917年3月11日的《甲寅》日刊上,内容说的是在立宪条件下国民应有的素质。这期间,李大钊对立宪问题非常重视。早在1913年6月1日发表在《言治》上的《裁都督横议》中,他就说:"夫宪法乃立国之根本,尊严无上"。中华民国建立时,在孙中山领导下,立起了《临时约法》,试图以宪法形式确立中国的政治体制。1913年9月14日,宪法起草委员会拟定了《天  相似文献   
95.
从“生存”到“发展”——广东新生代农民工的利益诉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入了解新生代农民工的利益诉求,我们在广东的一个镇村对700余位外来务工青年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青年外来工的社会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并逐渐从基本的生存型转向了发展型。本文认为,这种转变来自于外来工生命历程和社会结构的转变。在政策层面,本文建议向外来工提供多元的、全方位的、切合实际的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96.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是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与辛亥革命的影响密不可分,辛亥革命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政治前提、阶级基础和思想条件。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理论,新民主主义理论是对旧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客观地评价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发扬了孙中山的崇高精神,继承辛亥革命的未竟事业,完成了近代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并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积累基础。  相似文献   
97.
<正>中共嘉兴市委宣传部、嘉兴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嘉兴学院红船精神研究中心联合撰写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及其成员研究》,由中共党史出版社于2013年12月出版。我从报上知道后,就从出版社要了一本。拿来一看,还很厚,共500页。中心内容是说明中共早期组织的成员是58人,而不是53、56、57、59人,并对58人的情况分别做了介绍。干这件事很不容易,要下大功夫搜集、阅读、研究大量材料,得出符合实际的结论。我  相似文献   
98.
中共历史研究工作的繁荣和发展.党的历史知识、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英雄模范事迹的宣传和普及.以及中共历史研究理论和方法的创新和进步.关键在于党史工作者。他们在中共历史研究中的创新和贡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共历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目的的实现。  相似文献   
99.
近日,有学界朋友朱成甲来家闲谈,说起我的亲家许立群的《中国史话》.老朱说,上学时,没有钱,但还是买了本《中国史话》,看了以后得到很多知识.老朱走后,我拿起书架上的《许立群文集》,把《中国史话》重看了一遍.与它紧挨着的是《国事痛》的章回小说,由此我就想到老许在理论、历史大众化方面做得真不错.接着,又把《文集》中所收其它文章看过,证实了我的想法是对的.先介绍一下许立群的情况,因为现在的青年学者多不知道他.许立群生于1917年8月18日,南京人,原名杨承栋.中学时代,他就参加了一二·九运动,后在清华大学读书时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7年2月,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后,他在重庆、延安、延吉省委做青委工作,主编《中国青年》,担任《胜利日报》社社长.1949年至1950年,他任中共北京青委书记、青年团工委书记.1950年至1952年,他调到团中央任宣传部副部长,不久又转调中共中央宣传部,历任理论宣传处副处长、处长、副部长.1965年3月,他主持部里常务工作,并兼中共中央编译局局长、《红旗》杂志副总编辑.他曾参加主编《学习》杂志,并参加过《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编辑工作,是彭真主持起草的《二月提纲》的主要执笔者."文化大革命"中他受到严重迫害,被关押8年,落下了神经系统疾病."文化大革命"后,他任社科院顾问兼哲学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1995年离休.1990年,他和一些老同志创办了《真理的追求》.他当选过人大代表、中共八大代表,担任过全国政协委员、常委.  相似文献   
100.
《秦钟》月刊是旅京陕西学生联合会于1920年1月20日在北京创办的。旅京陕西学生联合会的前身是陕西学生团,1919年3月由北大、中大、民大、汇文、高师、法专、医专、农专、工专、高警、清华等校的陕西在京学生组成的。这个学生组织先油印了《秦劫痛话》,五四运动后更名为旅京陕西学生联合会,出版了《秦钟旬刊》,到1920年1月改成月刊。该刊共出了6期,同年6月停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