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9篇
中国共产党   9篇
中国政治   298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9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01.
徐娜 《中国减灾》2005,(7):23-25
近年来,“减灾进社区”活动逐步成为社会热点和民政工作的重点。山东省青岛市在全国“减灾进社区”活动中工作成绩突出,而且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青岛现辖七区五市,总面积10654平方公里,总人口731.12万人,其中市区1102平方公里,人口258.4万人,在这样一个大城市能把各项减灾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其经验很值得总结、借鉴和推广。2005年6月20日至24日,为了对青岛社区减灾工作有一个整体把握,国家减灾中心派员赴青岛了解社区减灾工作开展情况、社区居民减灾活动参与情况以及当地社区组织的方式及志愿者参与方式,并对青岛市减灾进社区的背景、具体做法和经验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总结。  相似文献   
202.
徐娜 《中国减灾》2004,(10):27-27
缺水和酷热,是绝大多数沙漠生命体极度削减其能耗习惯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3.
心中拥有一轮追求的太阳,就能绽放出无私奉献的光芒! 有人说,他的生命里开满了智慧的花朵;也有人说,他的人生岁月中,闪现着创造未来、孕育明天的火热衷肠……其实,他的眼眸中,流荡着对小天使们真诚的爱,他的心灵深处,正燃烧着一轮火红的太阳!  相似文献   
204.
编读往来     
《中国减灾》编辑部:在目前工作岗位上,我对于很多杂志,只是浏览的多,通读的少,而《中国减灾》却是一直坚持通读的专刊。《中国减灾》丰富多样的文章内容,使我相信这本杂志承载的内容值得读者慢慢去品味。还有,它能恰当地抓住国家各地减灾活动中的重大问题,刊登启迪思路、开拓眼界、推动深入讨论的文章,为我的工作和学习提供了知识源泉和思想动力。阅读每一期的《中国减灾》,就感觉像是亲身参与了中国的每一场救灾战役,直接和我们伟大的国家、可爱的救灾战士进行着思想上的交流和互动。而且每一期的《中国减灾》都非常有珍藏意义,它能够充分…  相似文献   
205.
“五害之首水为大”,一部人类的发展史,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人类与洪水斗争的历史。目前全球各种灾害造成的损失,洪涝占40%,热带气旋占20%,干旱占15%,地震占15%,其余占15%。中国是世界上洪涝灾害频繁而严重的国家之一,洪涝灾害对经济社会产生重大影响。沧海桑田,人们赞美江河;水患频仍,人们诅咒江河。今年汛期即将来临,本刊以洪灾为题,进行专题报道,期待与大家一起走进洪水、认知洪水,以求洪水再次来临时,我们能够临危不惧,抗击洪魔。  相似文献   
206.
徐娜 《求知》2020,(1):59-61
百余年前,周恩来、马骏、邓颖超等先进青年在天津海河河畔发起成立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革命团体——觉悟社。觉悟社以“革心”“革新”为宗旨,举起反帝反封建大旗,为被压迫人民谋幸福,以挽救民族危亡为己任,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觉悟社的宗旨及其开展的革命活动从一个侧面生动、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初心萌发的历史过程,这为我们用历史思维理解与把握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提供了独特视角,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7.
灭火攻坚、高楼攀爬、废墟破拆搜救……6月11-16日,由国家民政部、外交部、公安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代号为"救援协作-2013"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联合救灾演练在浙江省绍兴市国家陆地搜寻与救护基地举行.来自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和塔吉克斯坦的4支救援队,中国公安消防部队3支重型地震搜救队和2支医疗队共1000余人参加了演练. 演练主题设定为"8级强烈地震紧急救援",假设中国某大型城市发生里氏8级强烈地震,地震造成大量建筑倒塌、重大人员伤亡以及火灾、爆炸和危险化学品泄漏等次生灾害,由于救援力量有限,中方根据《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间紧急救灾互助协定》及其议定书,请求上合组织成员国提供跨国紧急救灾援助.演练项目涉及建筑废墟人员搜救、交通事故救援、石油化工火灾扑救、高层建筑火灾扑救、隧道火灾扑救、危险化学品泄漏处置、高空救援、水域救援、救援物资定点空投、医疗急救等十余个科目.  相似文献   
208.
记忆2010     
2010年,世界在悲喜交融中走过了不平凡的一年地震、热浪、洪水、火山爆发、超强台风、暴风)、泥石流、干旱……各种自然灾害贯穿2010年,使其已"名正言顺"地成为人们眼中的"灾害年"根据瑞士再保险集团的数据,截至2010年11月30日,全年全世界因为自然灾害而导致的死亡人数已超过26万人,是数十年来死亡人数最多的一年,而2009年只有15000人显然,  相似文献   
209.
廖鸿  徐娜 《中国减灾》2004,(7):18-20
中国是一个陆地大国。又是一个沿海大国。中国位于太平洋的西北岸。拥有管辖海域约300万平方公里。纵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3个气候区。大陆海岸线长达1.8万多公里。曲折多弯,形成众多的优良港口。沿海岛屿6500多个。中国附近海域又是海洋生产力的高值区。所有这些都使中国具有丰富多彩的海洋资源。目前。中国沿海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约占全国的60%,人口约占全国的40%。是中国经济文化最发达地区。这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对中国整个经济、社会生活有着重大影响。随着陆地资源的日渐匮乏。对丰富的海洋资源的开发。将对未来中国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时值海洋灾害的多发期。本刊进行特别关注。期望能为抵御海洋灾害贡献微薄的力量。让我们的大海更加蔚蓝。  相似文献   
210.
廖鸿  徐娜 《中国减灾》2004,(7):25-26
“SOS”是海上遇险的呼救信号,使用到1999年已届百年。自从美国人莫尔斯发明了无线电报以后,在1837年制作成世界上第一台电磁式电报机,并编制了莫尔斯电码,无线电通讯才得到普遍使用。为了救护海上遇险船只,1906年,29个国家在德国柏林举行的第一次国际无线电会议上,确定用莫尔斯电码中的“S、O、S”三个代码。作为海上遇险呼救信号。因为“SOS”的无线电信号由三点、三横、三点构成,其特点非常突出,既抗干扰,又容易引起电台收发报人员注意,也不会造成误解。关于“SOS”的涵义,众说纷纭,一种较为普遍的说法是.取其英语中“拯救我们的船”三个单词的字头,听起来似乎有一定道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