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中国共产党   24篇
中国政治   8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4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21.
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但不同社会制度下的现代企业制度又各有特色。我国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国家,因此,我们要建立的现代企业制度,既要体现现代企业制度的一般共性特征,又不能照搬照抄西方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现代企业制度的模式,  相似文献   
22.
徐学庆 《实事求是》2007,3(6):15-19
国家是一定社会的集中表现.国家要集中地表现社会,同时又要适当地表现自己.从表现形态看,国家具有两重属性,或者说具有二象性,既表现为有形的组织机构,具有实物的形态,又表现为无形的支配力量,具有势的形态.表现为实物的国家与表现为势的国家,既相互区别,又密不可分.国家在表现形态上的这一对属性虽是国家的外在属性,但对国家活动同样具有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3.
随着市场经济在我国的建立和发展,反垄断立法曾一度被提上我国立法的议事日程。后因认识上的分歧而被搁置下来。但这不仅不能说明我国不需要反垄断立法,反而说明有必要加快我国反垄断立法的步伐。一、市场经济体制自身的缺陷决定了我国反垄断立法的必要性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然是市场经济,它就必然具备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和规律。它一方面可以比计划经济更彻底地解放生产力,利用竞争机制促进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促进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和最大限度地…  相似文献   
24.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在全面分析我国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任务,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郑重提出:“建设物质文明关键在党,建设精神文明关键也在党。”这一论断是千真万确的,它深刻揭示了已经被历史证明了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条最重要的规律。 一、建设精神文明关键在党,是由党的执政地位决定的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执政地位决定了建设精神文明关键在党。  相似文献   
25.
改革以来曾几次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职工主人翁地位”问题,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又一次受到了冲击。因此,有必要大声疾呼:企业改革,不能弱化职工的主人翁地位。 一、当前职工主人翁地位下降的突出表现 1.对新形势下职工主公翁地他问题观念淡化。一是随着产权的重组及财产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出现,有人忘记了公有制财产的终极昕有权,从而提出直接的投资者才是企业的所  相似文献   
26.
不发达国家能够先于发达国家实现社会主义已为世界历史所证明。但是正是由于不发达,才使得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特殊的艰难性。因此,不发达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的今天,认真研究不发达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特殊艰难性,对于我们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不为一时挫折所吓倒,充分发扬知难而进、艰苦创业、持久奋斗的精神,都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7.
目前,我国的绝大多数农村党支部是好的和比较好的,但是仍有部分农村支部处于后进状态。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分析这些后进村支部形成的原因,研究摆脱后进的对策,把农村党支部建设好。(一)导致一些农村党支部后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很复杂的,这里我们把它归纳为“五个缺乏”:1、缺乏人才,尤其是缺乏支部书记  相似文献   
28.
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 ,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的必然要求和生动体现 ,是我们党反思一些执政党丧失政权教训得出的必然结论。必须把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要求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29.
我国中产阶层的现状、功能与未来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涂冰燕  徐学庆 《学习论坛》2009,25(11):68-70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中产阶层在中国社会的崛起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中产阶层在我国到底有哪些功能,今后如何发展,我们应采取哪些措施来培育和扩大中产阶层队伍,都是值得重视和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30.
新农村文化建设,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我国整个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实现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既要充分发挥亿万农民的自觉性和能动性,又要建立健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援助机制,广泛动员社会力量采取多种援助形式支持新农村文化建设。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援助形式主要有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文化扶贫、文化捐助、文化赞助等。充分发挥这些援助形式的作用,对于我们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补齐农村文化短板、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