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2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48篇
中国政治   16篇
政治理论   15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安全发展与政府责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世南  韦锋 《学习论坛》2008,(10):45-48
安全发展问题是科学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政府作为公共权力机构,从本质上说是服务型政府和有限责任政府.政府在安全发展中承担着重要责任.安全发展需要各级政府切实履行起行政管理和监管责任,建立和完善各级政府的责任追究机制.与此同时,督促企业承担安全发展责任也是各级政府不可推却的重要责任.  相似文献   
52.
全球化态势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价值、宗旨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品格。全球化时代,时代主题和时代出现的问题以及实践方式等都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推动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需要科学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53.
论安全发展的重大政治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全发展问题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只有牢固地树立科学的安全发展观,构建安全保障型社会,才能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54.
在新时期党的建设中党的阶级性与先进性是辩证统一关系,要澄清在判断党的阶级性与先进性标准问题上的误区.在新时期强调党的先进性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由党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历史使命所决定的.党的阶级性与先进性统一的思想集中体现在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系列重要理论中.  相似文献   
55.
方世南 《群众》2010,(1):72-73
<正>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通过制度创新加强和改进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一系列重要举措,这对构建县委书记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具有重大的方法论意义。加强和改进县委书记队伍建设必须按照四中全会的精神,构建从  相似文献   
56.
网络监督是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技术与现代民主政治的有机结合,是网络政治的重要功能之一。网络监督是民众通过互联网平台,在表达切身利益、反映自身诉求、关注社会热点的过程中,对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的监督行为。网络监督作为信息时代媒体监督的新形式,具有传统媒体无法相比的巨大优势。与其他监督形式相比,监督主体的广泛性、监督方式的多元性和监督过程的公开性是网络监督的独有特征。网络监督有利于畅通群众利益表达渠道,健全社情民意反映制度;有利于推进反腐倡廉工作;有利于提高政府公信力。  相似文献   
57.
人与自然关系紧张引发的生态矛盾是与国内主要矛盾同时并存的一对重要矛盾。在某些局部地区,生态矛盾成为引发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主因,生态矛盾使生态政治化和政治生态化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各级政府在高度重视国内主要矛盾的同时,必须对生态矛盾予以格外的关注,防止生态矛盾的进一步激化而演变成主要矛盾。生态矛盾因利益引起和激化,政府要致力于利益协调,构建经济利益、生态利益和人的利益以及当代人利益与后代人利益都能得到保全的新型利益共同体。  相似文献   
58.
在现代风险时代,技术本身以及技术相关因素都会产生反生态的高风险,从而销蚀技术创新的应有价值。必须从生态安全视角警惕技术创新的反生态风险。努力建立一个高阶价值系统,改变片面的以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为目的的“硬”技术观,以生态安全型的绿色技术价值观推进技术创新和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59.
环境友好型社会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内在同一性.确立这一重要理念,有助于政府在公共管理特别是环境治理中树立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人文性、全面整体性、长期性和可持续性的观念,自觉地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等多方面的关系,推进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以及生态文明等整体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60.
区域生态合作治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世南 《学习论坛》2009,25(4):40-43
当代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是各行政区域和生态区域合作联动的整体系统性建设.只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确立区域统筹协调的经济发展与生态优化的共同体意识,通过体制和机制的不断创新,建立多元联动的区域生态合作治理机制,采取区域生态合作治理行动,才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