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1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风格问题是文艺美学理论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在我国古代文艺美学史中,注重风格的创造和鉴赏,更是一个鲜明的特点。魏晋南北朝不仅是一个“文的自觉”的时代,而且是一个风格自觉的时代。这一点甚为明显地表现于创作、理论和批评这三个  相似文献   
12.
民族文化的价值及其经济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施惟达 《思想战线》2004,30(3):92-96
民族文化是多元的,具有价值的二重性。民族文化要成为产业经济价值的载体,必须以文化主体的价值为核心。立足对"我者"的使用价值,才会有对"他者"的交换价值。如果缺乏真正的"文化自觉",要保护民族文化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充分肯定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伟大成绩,深刻明确地指出了改革的意义是:发展生产力与解放生产力。指出了加快改革开放步伐,集中精力把我国的经济搞上去的紧迫性,机不可失,时不我待。这些论断,是我们当前和今后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体现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从我们高校的情况看,小平同志的谈话也是完全适合的。过去十年,学校在党的“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的指引下,无论在教学科研、人事制度、学校管理,还是在后勤保障等方面,都进行了初步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使学校的面貌有所改观,事业有了发展。当然,这样的一些改革还比较表面,基本上没有触及到深层次的问题。从现状来看,学校还未能建立起主动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机制,未能建立起有效地调动广大教师学生教学积极性的机制,办学缺乏活力,贯彻“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方针还有若干困难,在迅速前进的时代形势中显得被动。总结前十年的成绩与不足,更使我们深深认识到,加快改革开放步伐,是我们促进高教事业较快进步的唯一选择。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魏晋南北朝文体论的发达起因于文学创作的繁荣所带来的新的规范化要求,它同时沾概着时代哲学的精华。《文心雕龙》文体论是其中之集大成者。刘勰在文体论中贯穿了他既注重形式又强调意蕴的美学原则,他的体要宗经也主要是从审美的角度来立论的。这正是他与儒家学派的根本区别。而他在规范文体的同时,又描述了其时代和作家所带来的差异,给出了文体创造中的时空两个维度,展示了文学艺术发展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