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4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研究社会转型经济、文化、政治风险对网络舆论形成的影响是当代社会研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原有社会风险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相关分析方法,通过辨析失业率、CPI、贫困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基尼系数等社会风险指标与网络舆论之间的相关关系,探究了社会转型环境对网络舆论的影响,为中国社会转型期出现的网络舆论重大事件高发现象提供佐证和解释。  相似文献   
12.
摆拍短视频是指由人为策划、编造和表演,但伪装成真实新闻事件进行传播的短视频。处于管理灰色地带的摆拍短视频伪装程度较高,使用“新闻框架”影响用户对真实世界的认知,破坏网络生态甚至激化社会矛盾。为此,要建立短视频平台长效治理机制,区分摆拍背后的营销动机和政治动机进行分类处置,建立综合信息评价体系,做到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并重。同时重视算法价值观,调动行业自律作为政府监管的有力补充,引导平台通过履行社会责任提升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非传统安全是指非军事因素导致的国家安全问题,其价值目标指向人的安全、社会安全和国家政治安全,具有系统性、复杂性、关联性等特征。非传统安全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国家战略,非传统安全对中国最大的威胁在于各种问题最后都可能演化为国家政治安全问题。应从国家政治安全的高度,按照"最重要、最重大、最现实"的评价标准,遵循"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的治理价值,对中国当前面临的主要非传统安全问题进行治理,重视国家非传统安全治理的顶层战略设计,辅以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为支撑,提出中国的非传统安全治理体系的机制和方法。摘要:  相似文献   
14.
基于9个成熟社区的入户随机访谈的623份有效问卷,将本地户籍居民与流动人口纳入模型,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考察社区支持感对社区感知融入的主效应,验证户籍身份时社区支持感与社区感知融入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良好的社区支持感能显著推升社区感知融入;户籍身份为本地户籍或城镇户籍时,社区支持感对归属感的调节效应更显著。研究结果打破了传统的"社区支持一社区融入"的线性思维,政策制定者应当实施差别化与精准化的基层治理情景支持、将社区帮扶支持与社区自治支持作为建立归属感的主要方向,并从制度层面实现户籍身份的功能剥离与价值回归。  相似文献   
15.
网络论坛作为中国网民重要的意见传播渠道,是网络社会中具有代表性的存在方式之一;这种更具协商精神的在线公共领域,使其相对于其他传统大众媒体具有独特的优势。网络论坛具有平等和非一一映射的人群体征以及普遍性、真实性、冲突性、纠错性等政治特征,其政治演变趋势可分为现实诱发、论坛传播、与现实互动、发展消落4个阶段。网络论坛中的内在运行机制可以有效遏制不良行为,但网络论坛与现实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发展起着相互促进的作用。因此对网络论坛的干预必须引起政府的重视,但政府对网络论坛的政策应该由网络管制走向网络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