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2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29篇
中国共产党   30篇
中国政治   49篇
政治理论   19篇
综合类   4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中国的留学热潮近年来逐渐升温,据统计,一九八一年全国申请参加托福考试的只有八百人,七年之后已增加到三万余人,与此同时还有两万多人在各种各样的托福考试辅导班中补习.近九年来,中国先后派出的各类留学人员总计五万六千人,与我国十亿多人口相比,这个数字十分渺小,平均起来,每两万人中才有  相似文献   
122.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打击。不论是欧洲地区此起彼伏的债务危机,还是美国经济的萎靡不振,全球经济笼罩在金融危机的阴影之下。然而,亚洲地区尤其是东南亚各国和中国的经济发展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相对较少,仍保持着较好的发展态势。本文从经济增长、进出口贸易和投资三个角度探究国际金融危机后东盟10国地缘经济格局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3.
朱丽霞 《桂海论丛》2004,20(2):14-16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是我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进程中提出的一个极富创新意蕴的概念。重视和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既是当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又是社会主义社会能取得全面进步的客观要求,也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民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24.
朱丽辰  李永强 《学理论》2012,(8):140-141
中国传统的婚俗文化,《易经》64卦中有较广泛的体现,其中主要反映在妻从夫居、一夫多妻、无婚姻自主权、婚期婚龄、抢婚习俗、贞节观等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5.
城市化促进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省域城市化和县域城镇化对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都有积极影响,但影响程度和路径不同。城市化促进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路径:一是要树立大中城市化的理念,加快大中城市的发展,促使以中心城市为龙头的城市群或城市带成为城市化的主要载体,以此带动县域经济发展;二是必须加大推进欠发达地区县域工业化进程,通过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共促县域经济的繁荣;三是必须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壁垒,加快城乡协调的改革进程,形成城市经济与县域经济合理分工、良性互动的双赢格局;四是必须充分落实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快农业规模化和现代化,全面提升县域经济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126.
一位预审员     
他今年五十九岁了,两鬓斑白,可两眼有神,脸上总是带着微笑。平素胸挺背直,动作稳重,不乱方寸,让人感到亲切可敬又有一种威严的气势。他叫柴斌,是北京公安局东城分局的预审员。预审是与法庭正式审判相对而言的预备性审理,即事实审理,也是侦察工作的继续。在  相似文献   
127.
唯物史观提供了理解和把握文明形态生成演进规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基本原理蕴含着深刻的文明内涵:社会生产力是人类创造和推进文明形态向前发展的根本力量,生产关系是区分人类文明形态的内在依据,生产方式的创新发展是助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保证。从本质上看,人类历史就是生产力推动着文明形态向前迈进,并最终走向成熟的过程。在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从历史唯物主义本体论对“现实的人”的主体地位的确立来看,人类文明新形态体现为结构上的党的领导地位与人民主体地位相统一,过程中的价值主体与事实主体相统一。从人类文明新形态所蕴含的价值意蕴来看,全人类共同价值内置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全过程,它体现出文明发展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是人类文明发展历史与逻辑的应然,是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实现多元文明共生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28.
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不仅全面检验了我国社区管理、服务、资源配置及网格化治理的运行机制,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其治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作为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社区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分析疫情防控中社区治理的运行机制,探讨进一步应对社区治理面临的诸多挑战非常必要。新时代完善我国社区治理,必须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健全社区管理与服务机制、建设社区治理共同体、提升社区治理现代化水平,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9.
民俗技艺以其独特的民间技艺魅力代代相传,但在当前很多民俗技艺正面临着传承人断层、传承体系混乱、表演技术更新缓慢等严峻的传承危机。随着非遗"档案式"保护热潮的兴起,对民俗技艺的保护应努力做到:发掘其传承谱系,为非遗传承人"编家谱";整理其表演形式与文化情境,建立非遗保护项目的"大档案";民俗表演景观化,打造非遗保护的"景观档案"。  相似文献   
130.
朱丽颖 《理论月刊》2015,(2):153-157
新型城镇化战略核心是以人为本的"农民工市民化"转型。"农民工市民化"不是简单身份转换,而是实现"外来农民"向"城市人"乃至"现代人"转化的城市深度融合过程。面对"新型城乡二元结构"对农民工市民化的挑战,一个终身浸润式的"大教育"环境——完善的社区教育化人成为消解"新型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的必然要求。推进农民工市民化不仅需要发挥社区教育的优势,更要转变社区教育参与各方认识,完善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主体,构建社区学院为主的实体教育平台,设计个性化教育课程体系等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