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4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10篇
中国政治   11篇
政治理论   9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51.
人们总是习惯于将“勇”与“敢”连在一起,很少把“勇”与“怕”、“畏”、“不敢”连在一起.读老子的《道德经》,发现第七十三章,把“勇”与“不敢”连在一起:“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此段话充满了辩证法. 人生在世,总会有所“敢”,有所“不敢”.所谓“敢”,应该是敢作敢为,不怕歪风邪气,不怕恶权强势,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所谓“不敢”,就是心中要有所敬畏,敬畏天理,敬畏法度,不可越线,要自警自省,守住做人本色;谨慎为人,小心处事,不敢破坏规矩,不敢触犯法纪,不敢违背天地良心.  相似文献   
52.
1882年6月,马寅初出生在浙江绍兴一个以酿酒为业的小作坊主家庭。他出生后不久,全家移居到嵊县浦口镇。少年时,马寅初不喜欢私塾的四书五经,向往城里的新学堂,他见父亲强让他学酒店管帐,  相似文献   
53.
启功的幽默     
李兴濂 《各界》2014,(9):11-12
启功(1912-2005),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教育家、古典文献学家、鉴定家、红学家、诗人,是中国书法界和文物收藏界的泰斗,他率直刚正、儒雅大方、幽默风趣的性格,是为人师表的典范。启功淡泊名利,笑对名位权势。对于人们奉赠给他的这“家”那“家”,他一概不承认,只认定自己足’一名教师。启功先生因为身体欠安,闭门养病,奈何访客不断,不胜其烦,就以其一贯的幽默写了一张字条贴在门上:“大熊猫病了,谢绝参观!”从此得了一个“大熊猫”的雅号。  相似文献   
54.
李兴濂 《各界》2014,(3):44-44
二千多年前的列御寇,也就是列子,战国时代的郑国人。他的一篇《愚公移山》,曾因是“老三篇”中的一篇,文化大革命期间,强制思想灌输,老三篇是必背课程,愚公移山的传播达到了空前的程度,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人人朗朗上口。  相似文献   
55.
李兴濂 《各界》2014,(4):50-50
1948年初的一天,住莫斯科郊外的布利日尼亚别墅,宽大的沙发中,斯大林怡然自得,不经意间,他存广播里听到了玛莉亚·尤金娜钢琴演奏音乐会的现场转播。那天尤金娜演奏的曲目是《莫扎特:第23钢琴协奏曲》,这正是斯大林最为欣赏的乐曲。斯大林听得心旷神怡。于是,他拿起电话,  相似文献   
56.
李兴濂 《各界》2011,(8):1-1
陈三立是何许人?乃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之子,国学大师陈寅恪之父,中国最后一位古典诗人,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57.
故土     
梦中每走还乡路,愈知晚途念桑梓。对故乡的思念是一个身处异地的老者。晚年最为重要的事,也是最美好的情感。不能实现的事,说一说,想一想,总也能慰藉那颗寂寞的心。在他的概念里,老家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地方,一个埋葬亲人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你的故土。于是,我理解了为何世世代代,祖祖辈辈,守着一片贫瘠的土地不肯离开的原因了。这是他的家,他的根。这里埋葬着他的亲人,他的血液里流淌着这块土地的土质。“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唐代诗人崔灏一千年前发出的那一声感叹。被远走的人们反复咀嚼着,越咂越有味。这是一个离开故土的人。一生都解不开的情结。  相似文献   
58.
李兴濂 《各界》2011,(10):1-1
黄侃(1886—1935年),字季刚,号量守居士,湖北蕲春人。师事国学大师章太炎,擅长音韵训诂,兼通文学,历任北京大学、东南大学、武昌高等师范、金陵大学等校教授。  相似文献   
59.
李兴濂 《各界》2013,(7):67-69
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南宋灭亡,文天祥身为俘虏4月22日从广州出发被押送北上,十月初一到达元朝首都大都。这是一次长达万里的囚徒之旅,一路上,文天祥把北行的愁苦哀怨,所见所闻,大义凛然地写成了记事诗,收录在《后指南录》里。“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表达了他誓死拒降的决心。  相似文献   
60.
李兴濂 《各界》2013,(1):1-1
曹汝霖的回忆录《一生之回忆》中,记载了曹汝霖回忆在颐和园接受慈禧和光绪召见,并为慈禧讲立宪的情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