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8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8篇
法律   63篇
中国共产党   34篇
中国政治   53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2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遍地黄金     
李冰 《法治纵横》2011,(14):41-41
拉菲·斯捷潘尼扬现年43岁,失业前在皇后区从事珠宝交易。如今,人们常见他匍匐在纽约第47街钻石区,从路面缝隙夹出珠宝和部分贵重金属。  相似文献   
182.
李冰 《中国减灾》2011,(10):38-39
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几年前的“苏丹红”和“三聚氰胺”事件还未淡出人们的视线,不久前的双汇“瘦肉精”、“染色馒头”、“牛肉膏”、毒豆芽等事件相继被曝光,“五一”前又爆出重庆涪陵火锅馆染色鸭肠事件。这些越来越多的食品安全问题冲击着人们的视觉神经,考验着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相似文献   
183.
李冰 《法制与社会》2011,(32):124-125
经济合同的多样性导致相关的合同诈骗犯罪的犯罪手段、方式等也各不相同。在对合同纠纷与诈骗犯罪界限区分时,应当结合不同种类经济合同的特点予以细化考察。本文尝试试结合建设工程合同的特点及两则案例,对建设工程合同纠纷与合同诈骗的区分进行简单的探讨,以期在司法实践中能更准确地把握建设工程合同诈骗犯罪罪与非罪的界限。  相似文献   
184.
行政行为道德化建设需要制度的支撑,行政制度的道德选择是行政行为道德化的保障。行政行为道德化要坚持公正和正义,诚实和信誉,惩恶扬善等价值取向。在行政行为道德化制度建设中,必须深化行政体制和用人制度的改革,建立监督约束机制,完善法制环境。  相似文献   
185.
李冰 《中国法律》2005,(5):34-36,97-101
人民调解制度是我们国家一项重要的民主与法律制度,人民调解以每年调解相当于全国法院一市民事受案数的2倍左右、全国人民法庭受案数3.5倍的数量,在我国纠纷解决机制中占有重要位置。人民调解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和法制社会中的优势和作用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人民调解工作的立法提到了重要的日程。  相似文献   
186.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把地理知识与学生所了解的古诗、民谚、故事、乡土人文知识等结合起来,通过研究性学习,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但可以提高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地理成绩,而且在开拓知识视野、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创新思维方面也小有收获。  相似文献   
187.
李冰  田澍 《求索》2013,(4):72-74
弘治年间后,明朝一直采取闭关绝贡的方式来处理与蒙古的关系,但实践的结果是不仅没有化解与蒙古间的矛盾冲突,反而使其愈演愈烈。直至隆庆年间,随着统治阶层内部的人事更迭,才得以及时调整策略,接受了与蒙古通贡互市,稳定了北部边疆。该事件带来的启示是无论是暴力冲突还是友好往来,都仅仅是不同民族交往的表现形式而已,各民族间的和平与发展才是主导民族关系发展的必然规律。  相似文献   
188.
(2009年12月10日)各位理事:根据《中华全国人民调解员协会章程》的规定,今天协会召开中华全国人民调解员协会第三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  相似文献   
189.
190.
李冰 《人民调解》2006,(5):15-17
为了及时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防止矛盾纠纷激化,维护社会稳定,许多地方提出并实施构建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人民调解三位一体的“大调解”工作格局。充分发挥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人民调解的作用,以调解方式解决矛盾纠纷,无论对国家还是对当事人都是最佳选择,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应该注意坚持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人民调解的固有属性,应该立足于发展、完善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制度,应该加强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制度的衔接与配合,如果把“大调解”格局建成三位一体,相互融合,统一受理,分流办案的工作实体,就会偏离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