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8篇
综合类   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7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没有文化支撑的小镇是没有生命力的,没有文化特色的小镇是走不远的。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指出,云南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瑰宝,要积极支持云南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发展。云南建设特色小镇应当充分发挥民族文化资源优势,把民族文化作为小镇的灵魂,彰显民族文化特色,把特色小镇作为活态的民族文化博物馆来建设,这样的特色小镇才会充满生命力、感召力、吸引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学习宣传和全面贯彻落实云南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要在系统学习、深刻领会上下功夫,增强"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在坚持党管智库,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术导向上下功夫,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学术研究,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术导向;在学以致用、研究阐释上下功夫,推出一批有价值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出精品上下功夫,把智库的"对策"变成党和政府的决策;在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上下功夫,打造云南智库人才新高地。  相似文献   
13.
14.
15.
云南民族地区的传统农业在哺育各民族创造灿烂丰富的历史文化方面作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也构成了人类农业发展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即将迈进二十一世纪之际,传统农业已被高科技农业所替代,云南各民族的传统农业就显得异常的步履缓慢了,表现出其多方面的不适应性:一、长期处于一种与科技绝缘的低层次开发状态云南民族地区的传统农业可分几个层次,即有原始型农业为主体的农业,其特色是刀耕火种、轮歇游耕、耕地不固定,形成“地随山转,人跟地走”的生产方式,当然其中也夹杂已经固定耕地、使用铁制农具的耕畜为主要役力、放养牲畜这…  相似文献   
16.
17.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的百年奋斗史,是光荣辉煌的一百年,也是艰苦卓绝的一百年;是奠基立业的一百年,也是开辟未来的一百年;是用生命熔铸崇高信仰的一百年,也是用鲜血写就不朽史诗的一百年。在庆祝我们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先秦时期,中国西南地区的主要民族群体有氐羌系统、百越系统、百濮系统。至秦汉时期,氐羌系统中分化出了叟、昆明、(?)、摩沙、巴、蜀、邛、哀牢、滇等民族群体,这些民族群体后来逐渐繁衍分化成今天的藏缅语族各兄弟民族。在考察龙文化与西南古代民族群体的关系时,我们发现,龙对西南古代民族群体的影响源远流长。早在先秦时期,西南古代各民族群体便兴起了崇龙之风。在此,仅就龙与西南古代氐羌系统的联系加以探讨。 一、龙与远古氏羌 氐羌是先秦时期活动于甘青高原及其周围地区的民族群体,甲骨文中有“羌方”、“伐羌方”、“往羌”、“羌妇”、“获羌”等名称见载。殷商时期,受商族所支配,如《诗经·商  相似文献   
19.
龙崇拜与西南少数民族宗教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各少数民族有着浓厚的龙崇拜习俗,崇龙习俗对西南地区各少数民族所信奉的宗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龙在各少数民族所信奉的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图腾崇拜、性力崇拜、精灵崇拜、灵物崇拜、动植物崇拜等原始宗教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也成为各民族所笃信的道教、佛教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极大地丰富了西南民族宗教文化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为什么要实现现代化,如何实现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