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6篇
中国政治   12篇
政治理论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基本问题是,既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又要使公有制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真正成为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这就需要从企业制度层面来探索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有效形式。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有效途径,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本文就这个问题谈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12.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处在一个新关口。面对国际经济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多和国内物价上涨较快的复杂局面,宏观调控的主要取向应是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过快上涨,同时也要避免"硬着陆",防止经济增长速  相似文献   
13.
发展问题是邓小平经济理论的主线。邓小平的发展理论,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它科学地阐明了发展道路、发展战略,解决了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成为我国发展理论的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14.
调查六戒     
一戒先入为主,主观肊断。在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有这种情况:虽然对实际情况进行调查,而后作出结论并决定办法,但结果仍然犯错误,甚至犯严重错误。这是为什么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调查研究本身也有可能滑向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先入为主,主观臆断,就是经常可以看到的一种。有的人在没有进行调查之前,就已经有了结论,调查不是为了主观符合客观,而是要客观符合主观,不是实际情况怎样,我就怎样认识,而是我想怎样,实际情况就是怎样。凡是符合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把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的方针,提出要坚持把社会全面发展放在重要战略地位,并明确规定了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基本政策。这是在深刻分析我国基本国情、发展阶段和世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作出的正确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16.
全面分析当前经济形势 1997年经济形势总体上是好的,集中表现为经济适度快速增长,物价上涨幅度进一步回落,呈现出“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发展态势。预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上涨1%左右。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物价涨  相似文献   
17.
今年3月15日,本刊编辑部召开了“落实十五大精神,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座谈会。参加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全国政协九届一次会议的部分省、市、部委领导和经济学家出席座谈会并发言。《求是》杂志社社长戴舟同志主持会议,副总编辑荀春荣、朱峻峰、王茂华同志出席。现将座谈会发言摘登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一、关于五中全会文件的重大意义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建议》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全面分析了我国在新世纪初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的国际和国内环境,提出了"十五"期间的奋斗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方针政策,是指导我国新世纪初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十五"计划具有特殊的意义,它是进入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实施第三步战略目标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是指导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召开中央全会专门讨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问题,并通过相应的决定,这是第一次。《决定》又是在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经济发展处于关键时期的重要历史关头制定的。它全面总结了20年来国企改革和发展的实践经验,深刻分析了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并作出了推进国企改革和发展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因此,《决定》不仅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将对下世纪我国的改革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一、《决定》的重大意义和主要特点党的十一…  相似文献   
20.
一、世纪之交国际经济环境的总体态势对未来国际经济走势和格局的总体判断与分析,是研究与制定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90年代以来,世界政治、经济都进入了大调整时期,前苏联解体,冷战结束;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知识经济悄然兴起;日本经济陷入困境、美国经济优势增强;东亚爆发金融危机、欧元正式启动;大国纷纷制定面向新世纪的发展战略,全球经济调整的步伐加快。这些因素,使中国在迈向21世纪的进程中面临全新的国际经济环境。1.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经济全球化的核心是资源配置的全球化和市场的一体化。这一发展趋势在宏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