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5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2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4篇
法律   59篇
中国共产党   80篇
中国政治   118篇
政治理论   47篇
综合类   4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7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21.
多重影响因素与少数民族政治社会化的有效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少数民族的政治社会化作为保障我国社会、政治稳定的一个重要手段 ,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政治意义。本文在分析认定少数民族政治社会化基本内涵的基础上 ,着重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对少数民族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因素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少数民族政治社会化所应达到的目标、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和达到这些目标的具体措施和机制。  相似文献   
322.
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做好这项工作,对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以人为本和执政为民,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23.
蓝天、碧水、青山、绿地……是现代人时刻向往的梦中家园;绿色生活、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是人们始终追求的理想目标。老河口市人大常委会从跟踪监督市人民政府执行《环境保护法》情况人手,认真督促市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全民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意识。严格依法治理企业污染,保护群众身体健康,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324.
政治沟通模式的变迁对党群关系的影响及其完善举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当代中国由政治社会向公民社会的转变,政治沟通逐渐脱离原来的单通道一元化模式而向混合型多元化模式演进.本文以社会转型为背景,以政治沟通模式的变迁为切入点,通过分析,指出这一变迁对于党群关系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并由此给出完善现行政治沟通模式的具体措施来进一步推动党群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325.
在当代中国制度变迁或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存在着在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之外的群体性意识形态之间的冲突。这种群体性意识形态之间的冲突与变革社会中的利益集团冲突之间具有高度的正相关性。有鉴于此,如果要把当代中国的制度变迁或改革不断推向前进,就必须从当前的群体性意识形态冲突中找到可行的意识形态整合及利益综合策略。  相似文献   
326.
组织员是开展基层党的建设的重要力量,充分发挥这支队伍的作用,对于确保新时期高校党员发展质量,提高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北京师范大学党委高度重视组织员工作,在党内遴选了一批业务突出、热心负责、党务工作经验丰富的高端人才担任组织员,优化党建队伍结构、开拓成长平台,  相似文献   
327.
水资源特许使用权是在水资源特许使用中经过特许而设定的权利,特许使用权人可继续、且排他性地占有特定水资源。水资源特许使用权本质上属于特许权的一种,水资源所有权通过公物管理权的作用所发生的公法性法律效果的权利,且因其不同于私法物权的特征决定了水资源特许使用权具有明确的公法属性,为公法上的公物特许使用权。作为公法上的权利,只能从公法的角度运用公法的理论去理解和构建水资源特许使用权制度。  相似文献   
328.
本文通过对西方传统法律文化的再解读,重新认识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得出了西方法律在演化的历程中实际上是存在一个去道德化的过程,亦即法律逐渐脱离于对道德的依附独立发展的过程。这种认识对我国当下的法制建设有着重要的警示意义。  相似文献   
329.
柳延延 《学习导报》2012,(12):43-43
近读季羡林先生的口述实录,他说,以他活得这么长的一个年岁,以他足迹所到一百多个国家,以他见闻之广和博,他认识到,好人天生就是好人,坏人天生就是坏人,他所见无一例外。这个“天生”是什么意思?难道真的是有些人天性凉薄,有些人善良宽厚?  相似文献   
330.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芦山发生7.0级强烈地震后,地震灾区和受灾群众的各种消息被社会各界热切关注。人们纷纷伸出援手,通过各种渠道为灾区和受灾群众献爱心。江苏省泰州市民政局的两位工作人员在接收捐赠的工作日志里,记录了地震后一周泰州各界为灾区尽已所能的大爱之举。当然,这也仅是地震后,全国人民对于灾区和受灾群众善举的小小一角。但通过这一角,我们也能感受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举国情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