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10篇
中国政治   21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已初步建立,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我们必须加大体制创新的力度,加快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综合运用地方政府权限范围内的各种政策法规手段,抓住关键环节重点予以突破,为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 1、合理调整所有制结构,消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在生产关系诸多方面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是最重要的因素。合理调整所有制结构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所有制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是对国有经济布局进行战略性调整。我们理解,任何一个政权,都必…  相似文献   
32.
搞好村庄规划和治理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在改善人居环境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农民主要依靠自己力量改善住房条件的能力得到增强。目前,全国每年约有2%的农户自发建房。2004年底,全国村庄人均住房面积  相似文献   
33.
80年代初以后,全国不少地方都把过去的地领导县的体制转变为市管县体制。如何看待这种体制的转变,是我们需要研究的新课题。本文试以徐州市实行市管县以来的情况为例,谈一些粗浅认识。一、在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时期,实行市管县体制,是发挥地区优势,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战略措施。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农民和农业生产对我们来讲是带有根本性的重要问题。农民的生活在解决了温饱问题以后,便要向小康型转变。实现这项转变的途径,我认为是从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大踏步地向农林牧副渔、工商建运服综合发展的大农业转变:在稳定农业生产,尤其是稳定粮棉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