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28篇
中国政治   30篇
政治理论   9篇
综合类   1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江泽民总书记最近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在跨越世纪的新征途上,一定要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认真学习江泽民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讲话,对于我们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信念,增强坚持  相似文献   
12.
本文拟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把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上升到社会形态的高度,对处于两大社会形态转变中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历史方位,和由之产生的历史特征以及潜在的历史悖论,作一初步探讨。 (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处于什么样的历史方位?流行的观点可以概括为“单一方位论”。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社会主义在中国产生、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的初期。由于  相似文献   
13.
论全面开放     
对外开放的理论研究,目前还较多地局限在经济方面。笔者认为,这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长期的根本政策,不仅有利于社会的经济方面,而且有利于社会的政治、思想文化方面。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对外开放关于这方面的探讨已展开得较为充分。这里试图说明的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对外开放,是社会主义处于发展阶段中的必要政策。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从封建制到资本主义,人类的经济生活发生了重  相似文献   
14.
论中国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与政治稳定的特殊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的现代化战略目标,对于中华民族的未来有着极为特殊的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毛泽东,周恩来等第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制定的“四个现代化”的发展战略为起点,逐渐形成了我国本世纪80年代到下世纪中叶共70年的三步发展战略目标。这一现代化战略目标,是中华民族千年梦幻的现实追求,也是一个落后东方大国再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唯一抉择。目标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他种种方面的特殊性。为了实现这一宏伟战略,政治稳定也被赋予了异常特殊的性质。本文正是从这一特殊性出发,对  相似文献   
15.
关于市场经济的道德思考王庆五(一)市场经济就是道德经济?市场经济与道德的关系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所面临的复杂理论问题。有一种流行的说法,即市场经济就是道德经济,它包含了两层含义:有的认为市场经济是需要道德的经济;更多的则是为了证明市场经济的...  相似文献   
16.
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向第三代领导集体过渡的理论拓展 ,是一次创新的革命。党的两代领导集体的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理论过渡 ,是一次以创新为标志的面向新世纪的理论跃迁 ,是一次深刻的理论生存形态的进化和科学的上升。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反复强调了一个主题,就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我们坚持的是有中国 特色的社会主义。总结历史经验,我们可以看到,坚持社会主义,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才能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的理  相似文献   
18.
王庆五 《唯实》2002,(3):8-10
邓小平南方谈话的重大意义在于,它标志着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理论上升到了20世纪社会主义理论从未达到的高度,标志着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理论建构面向21世纪的崭  相似文献   
19.
20.
王庆五 《唯实》2008,(1):15-19
体系的性质决定了奉行这个价值体系的社会发展的方向、目标和前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多层结构说明它可以引领当代社会思潮,然而,要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做到对当代社会思潮的引领,就必须根据这一内在的复杂逻辑结构进行多层次的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历史结构,也是一个不断积累和不断丰富发展的科学整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又是一个多层面结构。这个多层面的逻辑结构犹如多层面的同心圆,最中心最核心的层面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意识形态,而正是这个最核心的层面决定了这个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