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法律   8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4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1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对仲裁进行司法监督是现代国家的通例,但在监督的力度上存在差异。英国和法国是商事仲裁领域中的大国,多元监督途径、适度监督的理念和内外统一的监督机制是它们的仲裁司法监督制度的基本特点。我国仲裁法以内外有别、实体监督为特点,这种监督制度存在不适应社会需要的成分。今后,我国在修法过程中应当汲取英、法等国仲裁司法监督机制中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提起何晶,熟悉她的人都知道,她是一位一心扑在黑土地上,为农民的增收默默奉献的人。她现任丹东国家玉米改良分中心副主任、丹东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所长。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环境NGO发展的法律困境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公民社会中,NGO即非政府组织在处理公共事务方面是不可或缺的。我国环境NGO发展相对滞后,法律制度的不健全是阻碍其发展的重要原因。这表现为,我国对NGO的设立实行行政审批制,对其发展采取"限制竞争、抑制发展"的政策,相关税收优惠制度不健全,以及配套法律制度不完善等。在当前社会情势下,政府必须适时转变其管制型的NGO政策,通过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非政府组织基本法》和修改相关法律等手段来消除现行法律中的不合理因素,才能充分发挥环境NGO在保护环境方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王德新 《工会论坛》2011,17(3):135-136
环境公民诉讼制度起源于美国,与传统的民事、行政诉讼制度相比有着明显的特点,在环境保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借鉴国外立法经验,建议我国遵循以下思路构建环境公民诉讼制度:一是赋予公民和NGO提起环境公民诉讼的原告资格;二是设立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两种诉讼类型;三是环境公民诉讼与环境权益诉讼进行二元分离;四是构建配套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5.
王德新 《北方法学》2010,4(6):120-124
我国自2001年批准加入《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以来,有关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是否具有可诉性的问题一直存在争论。近年来,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具有可诉性的观点开始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的支持。立足于我国国情,从多方面完善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保障制度,并在对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进行分层分类的基础上,探索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可诉性的理论和制度,将是法律制度发展的一条可行道路。  相似文献   
16.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政府体制改革的推进,使我国传统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国家——社会”二元的社会结构正在形成,我国公证制度的改革正是在这种历史大背景下展开的。随着公证法的颁布实施,公证机构由原来的行政机关转型为独立承担责任的民事证明机构,我国公证权的性质势必也会发生变化。把公证权的性质界定为社会公共权力,深入探讨公证权的特殊内涵属性,并重新构建对作为社会公共权力的公证权的监督和制约机制,对于深化我国公证制度改革和解决公证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关于检察机关介入民事诉讼的途径,即包括提起诉讼、参与诉讼和事后抗诉的多元方式,我国学者已基本达成共识。但是,检察机关究竟应在大多范围内介入民事诉讼案件呢?通过借鉴国外成熟的立法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可将我国检察机关介入的范围限定为四种类型的案件:即涉及国家利益的案件,涉及社会公共利益的案件,人事诉讼和非讼程序,以及涉及审判活动合法性的案件。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需要对案件的具体类型进行细化。  相似文献   
18.
论既判力的时间范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娣  王德新 《时代法学》2008,6(4):51-59
在民事诉讼法学理论上,既判力的效力范围是通过既判力的客观范围、主观范围和时间范围来共同加以界定的。其中,对既判力的时间范围我国学者尚缺乏深度的研究,司法实践中对相关问题的处理也较为混乱。为此,有必要以既判力的“标准时”为视角,对生效终局判决的既判效力进行细致分析,对民法形成权的行使、预测性判决等领域中判决的既判效力的特殊性问题加以探讨,不断深化和丰富我国关于既判力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反腐败的关键是强化监督制约机制王德新腐败的基本特征是权力的腐败,反腐败必须以权力相制衡,要从监督机制、监督制约机制上强化对权力的制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执政党的监督、权力机关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行政机关的内部监督、民主党派的监督、社会团体...  相似文献   
20.
西柏坡精神是解放战争时期,老一辈革命家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团结一致,英勇奋斗,身体力行,培育和形成的光荣革命传统和优良工作作风,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革命先辈留给我们的一份宝贵精神财富。刘少奇为西柏坡精神的形成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