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40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21.
证件信息包括照片、出生日期、住址、发证日期、有效期和证件号码等 ,这些信息通常是用照相或印刷方法加上去的 ,经常被伪造者更换、涂改或者复印而难于识别。而使用激光方法把证件信息雕刻上去 ,照片就不能更换或复印 ,其伪造更改就比较困难。若加上适当的密码 ,其安全性就非常高 ,基本上是无法仿造的。这里简单介绍这一技术 ,和关心该技术的人们共同探讨。一、基本原理为了有一个直观了解 ,我们可以先看一下激光打印机。当我们把一个图象或者文件通过扫描仪输入计算机时 ,就把其信息(图象和文字)和相应地址以数字形式存贮起来。以后我们…  相似文献   
22.
在各种刑事侦察破案中利用警犬寻找侦破罪犯屡见不鲜,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认识的深人,不起眼的昆虫也成了侦破各种凶残案件的高手。它们已经成为刑事侦查的最新科学工具,经常被称作法医“神探”。据罗伯特.甘宁所著资料称,最早记录有关用昆虫破案是中国。公元1235年,在中国的一个村子里发生一起谋杀案。县官在审理案子的过程中发现凶手所用的凶器是镰刀,于是他把全村人都召集起来,让他们各自把自己的镰刀放在太阳下,结果其中一把镰刀很快爬满了苍蝇,在这一事实面前,凶手当场招供。这是有关利用昆虫破案的最早记录。真正有意…  相似文献   
23.
五、我国昆虫破案研究开始起步1警察与专家联合攻关利用昆虫破案是一门新兴的侦察科学,国外已在80年代引起警察科学的重视,我国从1994年开始了这一课题的研究,北京市公安局法医鉴定中心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联合承担了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会立项的“北京地区...  相似文献   
24.
非金属武器、塑胶炸弹、炸药的反向散射探测技术王耀松编译目前的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都是采用透射探测方式,能够成功地检查各种金属武器,但是,对非金属武器、塑料炸弹、炸药的探测比较困难。为此各国都在研究其他更有效的方法。最近,美国科学和工程(AS&E)公司,...  相似文献   
25.
超速汽车的克星──LTI20-20激光测速仪王耀松编译目前计算机已经占领执法工作的许多领域,同样激光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执法工作中。开始激光被用于刑侦实验室作为潜指纹和伪造文件的探测和检查,接着激光瞄准具应用于刑警追捕罪犯工作中。现在又把激光测速仪作为...  相似文献   
26.
隐蔽监视技术王耀松译CCTV安全设备常常是公开安装,使罪犯知道他们受到监视而停止犯罪。然而隐蔽安装也是很有用的。因为隐蔽安装隐藏了摄象机和镜头,使它更有希望观察、记录,甚至能逮捕到正在犯罪但尚未怀疑的入侵者。使用隐蔽CCTV的另一优点是避免破坏豪华建...  相似文献   
27.
安全工程照明设计王耀松编译任何罪犯总喜欢黑暗,他们认为黑暗可以隐蔽他们的行动;它们有更多的时间开锁、开门和进行盗窃。安全照明应有适当的照度,这样对罪犯就会产生心理威慑作用。因此在一定条件下设计一个可靠、经济和有效的照明系统来阻止人侵者非常重要。本文讨...  相似文献   
28.
29.
王耀松 《警察技术》2004,10(4):29-31
一、前言 伪造名牌产品或者有价证件是犯罪分子谋取高额利润的手段。更有甚者,有一些伪造者开始伪造防伪标记来获取高额利润,例如,他们伪造的全息图防伪标识的生产成本是1厘至2厘人民币/平方厘米,而其售价却高达6厘至1分人民币/平方厘米,利润高达300%以上,风险却只有5‰。  相似文献   
30.
统计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正在进人身份识别的主市场、目前政府和企事业部门应用最普遍的统计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是指纹。指纹阅读机正在集成到计算机键盘上。然而由于指纹容易使人联想到犯罪,而且指纹读取可能存在失误,这些因素使它在某些应用场合有些不足。统计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厂商承认,没有一种统计生物特征适用于所有情况。这取决于统计生物特征的精度、价格和强迫感等特性。 目前正在研究的虹膜识别技术可能是我们寻找的最佳技术,是一种更具生命力的统计生物特征技术。它通过眼睛的颜色图样来识别人。由于它是一种无侵扰识别过程,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