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21篇
世界政治   16篇
外交国际关系   33篇
法律   284篇
中国共产党   310篇
中国政治   453篇
政治理论   127篇
综合类   22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一些地方接连发生多起暴力冲突和极端事件,行业群体性事件也呈多发态势,直接威胁社会安全和稳定。究其原因,暴露出部分地方社会情绪趋向消极,成为威胁社会安全和稳定的“火药桶”。及时、正确地疏导和引导社会情绪,缓解社会矛盾,对进一步维持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2.
自然灾害对村镇建筑的破坏与防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作者多年的村镇建筑灾害调查、研究工作的基础上,较全面地阐述了我国村镇建筑在自然灾害作用下的破坏形式及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御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93.
改革开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社会实践。解决我国当前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体制、新机制、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勇于探索,在实践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具体答案。  相似文献   
994.
本文结合石油企业改革与发展实际,对如何组织和开展企业领导干部的工商管理培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995.
西部地区地处边远,地广人稀,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经济落后,导致西部信息咨询业发展也相对滞后。为了振兴西部经济,国家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的政策倾斜力度,这给西部信息咨询业发展带来了空前机遇与挑战。就西部图书馆而言,开展咨询业务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仅直接关系到图书馆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而且对西部经济的发展也会起到很大影响。一、西部图书馆信息咨询业的现状及问题我国信息咨询业开创于80年代初,现已初具规模,形成多元化咨询服务体系。我国的咨询机构从1986年的12 000个增至1994年的39 000年,从业人员从28万增至90余万…  相似文献   
996.
持枪犯罪嫌疑人据室藏匿,不仅能够增强继续铤而走险的信心,增加对抗法律的砝码,而且还能凭坚据守,掌握反抗拒捕的主动权。对某市特警强袭入室抓捕持枪犯罪嫌疑人的成功范例进行深入剖析,探寻其在组织与实施过程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对确立抓捕行动需要科学决策的理念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7.
据媒体报道,今年以来主张再度调整个税起征点的呼声日益高涨。不少人认为,目前,2000元的起征点仍显偏低,国家应尽快修改个人所得税法,上调起征  相似文献   
998.
卿立新 《新湘评论》2010,(16):18-18
随着微博在我国的加速发展,一场信息传播变革正在发生,一个媒介新时代已经到来。如何正视这场变革带来的挑战,适应微博时代的网络舆论传播,正确应对处置网络事件,是各级宣传部门必须面对的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999.
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自觉用以指导实践,对于建设和谐铁路,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铁路的需求,实现铁路义好义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祝天智 《长白学刊》2010,(3):114-118
抗战时期宪政运动有力地推动了近代中国政治发展:它推进了近代政治民主化的进程,拓展了现代政党的生存空间,促进了民主和宪政观念的知识化与社会化。抗战时期宪政运动的主要缺憾,同时也是它未能达到立宪之目的的根本原因在于:在近代中国战争决定政争的政治发展逻辑支配下,国人头脑中充满了浓厚的反妥协情绪,国共两党的妥协空间都很狭小,同时各派政治力量不仅对宪政存在诸多误读,而且都对宪政持实用主义和工具主义的态度。抗战时期宪政运动的历史功绩及其缺憾是当代政治文明建设的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