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6篇
世界政治   1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5篇
法律   104篇
中国共产党   130篇
中国政治   151篇
政治理论   37篇
综合类   8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4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 毫秒
541.
人的认知是文化传播及其效果实现的主体性基础。在完整的亚文化传播链中,主体认知会以动因、媒介、情境等多重身份共同作用于亚文化传播的全流程,从而为认知操控提供了可能。算法社会中,亚文化传播认知操控主要依托认知符号操控、认知想象与情感操控、认知知觉判断和解释操控、认知底色及认知记忆操控等形式实现对人的认知植入与改造,这四者从工具逻辑逐渐向人的感性与理性逻辑延伸,最终基于时空逻辑回答了认知操控的持续性这一关键问题,既具有贯穿始终的内在统一性,又保持着层层递进的秩序性。这种认知操控既破坏了人的认知原有的稳定性和独立性,从而加剧人的认知异化,导致社会关系紊乱;又会催生文化传播的虚假繁荣,煽惑算法内卷;还不免造成主流价值权威失落,污染媒介生态。为有效应对亚文化传播过程中的认知操控困局,必须开展独立且联合的社会认知动员,创造科学的公共认知环境;加强算法证伪和违法惩治,消除其对认知操控的助推功能;构建面向多元主体的主流价值“认知低保”机制,防范亚文化泛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