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9篇
法律   5篇
中国政治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本文运用系统分析理论,具体阐述了系统分析在青少年犯罪预防决策中特殊意义和特点;系统分析在青少年犯罪预防决策活动中的具体操作步骤,以及系统分析方法具体运用于青少年犯罪预防决策活动中必须注意的几个事项等。  相似文献   
12.
苗伟明 《政治与法律》2005,1(2):102-108
根据马克思主义利益论,犯罪实质上就是人类利益冲突的一种极端表现形式.因此,人类只有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不断调整利益主体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不断协调利益主体之间的各种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人类社会的犯罪问题才有可能从根本上得到控制.据此,本文从利益的角度,通过对犯罪控制目标、根据和途径的深层思考和理论分析,得出犯罪控制就是对人类利益冲突的一种控制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再社会化是人的一生各种社会化中的特殊种类,而罪犯改造活动则是再社会化过程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本文从罪犯再社会化的产生和存在、性质和任务等方面,对罪犯再社会化的特殊性及其表现进行了具体阐述.罪犯改造活动的再社会化过程有其特殊性的基本理论依据罪犯再社会化的产生和存在是与一个国家的刑法和犯罪现象的存在密切相关,它的性质带有明显的强制性,它的任务和目的又有明确的惩罚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14.
狱内重大犯罪是威胁我国正常监管秩序和人民生命财产的“毒瘤”。狱内重大犯罪预防控制,在理论和实践中有其特殊的对象和需要正确认识的特殊过程和特殊规律。对这些基本问题的科学判断和正确认识,将对准确把握狱内重大犯罪预防控制对策起到积极作用。对狱内重大犯罪必须从犯罪主体、犯罪客体两方面来进行双重预防控制。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遇到"心理挫折"现象在现代社会各种矛盾交汇和沉积的时期是难以避免的.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也是当代青少年对社会适应性反应的一种结果.只是这种心理现象在当代青少年的各种社会生活中日趋多发且恶化,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文章对形成当代青少年"心理挫折"的诸多主客观因素及其恶性反映,有分析、有例证地充分阐述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