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29篇
中国政治   19篇
政治理论   21篇
综合类   40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31.
如何认识人在历史中的选择,是当前历史哲学领域争论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试谈一点个人看法。一、人的选择是社会历史中的普遍现象所谓人的选择,就是在既定的历史条件下,面对社会生活未来发展多种可能的方向、目标和方式,人们有意识有目的地选取其中一种方向、目标和方式。它以认识上的选择为起点,表现为肯定某种目标和方案,同时否定另外一些目标和方案;以实践上的选择为终结,表现为用行动去促进某种可能性的实现,并阻止其他可能性变为现实。认识上的选择和实践上的选择是由此及彼、循环不已的前进过程。  相似文献   
32.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普通工人问题董德刚本文所说的普通工人,是指在非农产业中与经营管理者、科技人员相区别的直接进行生产操作的工人。这部分工人数量众多,粗略估计,全国约有2亿多人,其中包括作为国家正式职工中的生产工人1亿多人,乡镇企业工人近1...  相似文献   
33.
这是恩格斯在马克思逝世3天后在伦敦安葬马克思时的讲话。 在这篇讲话中,恩格斯对马克思的一生作了高度的也是科学的评价,讲话的主要内容,是指出马克思一生在理论(?)有两个伟大的发现,但更重要的是马克思用毕生精力卓有成效地进行了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革命实践,其中包括指出科学是一种革命的力量。简单地说,就  相似文献   
3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轨道,进一步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发展的三个根本性问题,即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作出了多方面的重大创新。 一、对马克思主义的新认识 “三个代表”思想特别强调,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我们党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显然是有现实针对性的,表明在这方面存在问题,即一些同志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上未能与时俱进。所以,强调与时俱进的实质意义,  相似文献   
35.
和谐社会理念对唯物史观的应用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张,反映了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入认识,弘扬了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价值取向,体现了对待社会矛盾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36.
如何看待我国现阶段的剥削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灭剥削”是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也是邓小平同志和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断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可是,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我国出现了一些剥削现象。于是,在干部和群众中就提出了如何看待剥削的问题。对于现阶段我国社会中存在的剥削现象,我认为必须澄清的问题是:剥削现象只是在局部范围内存在;剥削现象的存在不是孤立的,而是同发展的诸多因素密切相关,应该全面把握;对于剥削本身也有个重新科学认识的问题;我们对于剥削现象不是放任自流的,而是要依法进行监督、管理和引导。◆第一,剥削现象只在局部范围内存…  相似文献   
37.
在学习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的过程中,人们对劳动价值论的讨论十分热烈,有各种不同的意见。一些同志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石,地位极其重要,我们今天必须继续坚持,不能有丝毫动摇。其中有的同志甚至质疑这样的提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现在,情况已有很大  相似文献   
3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作为一种突破和发展,其深层次的思想蕴涵是:突破从生产关系、阶级关系看问题的视角,注重从生产力、资源配置角度看经济;从急于消灭私人劳动、实行直接的社会劳动,到承认私人劳动、个别劳动的长期性;注意劳动以外的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和商品效用对价值的影响;注重从生产力角度看待中国与外国之间的关系,大胆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  相似文献   
3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较快,相比之下,公有制经济所占的比重却有所下降。对此,一些同志担忧:按照这种发展趋势,将来有一天会达到这样一个转折点:公有制经济在我国不再处于主体地位,从而社会主义制度也不复存在。这是一个十分重大的问题,应当讨论清楚。 在我国未来的发展中,我们的目标是继续保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从而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于是,问题便集中到这样一点上:如何保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在这方面,可以说有两种办法:  相似文献   
40.
在深入研究生产力标准问题的过程中,人们遇到了一个理论难点:生产力标准与实践标准的关系。目前,对这个问题,理论界众说纷纭,笔者略陈一孔之见。 笔者以为,生产力标准属于唯物史观的论断,实践标准则是认识论的命题,它们角度不同,各有其特定含义。生产力标准的内涵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实践标准的本意则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途径,总的来说,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而区别是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