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29篇
中国政治   19篇
政治理论   21篇
综合类   40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陕西省委党校、西安市委党校和延安地委党校联合主办的全国党校系统第八届哲学讨论会,于1991年7月23日至27日在延安举行。这次讨论会的主题是  相似文献   
62.
时常在《人民日报》等刊上读到张保振同志的文章,如品珍馐日又见到他的文集《做人如钟--生活哲学札记》(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大快朵頣。这确是一部开卷有益的好书。一是有生活,言之有物。作者长期在经济领域工作,又担任重要领导职务,社会阅历丰富。书中所论多来自生活,有感而发。谈做人做事、为官、学习、观念、管理品牌、市场、科技和发展推荐一部有生活、有思想、有文采的好书——读张保振《做人如钟——生活哲学札记》@董德刚$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相似文献   
63.
1989年11月10日至15日,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室、湖北省委党校、第二汽车制造厂党校等9个单位发起,在新兴汽车城——湖北省十堰市召开了全国党校第七届哲学年会。这既是一次干部哲学教育的工作会议,又是一次哲学理论讨论会。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关于干部哲学教育问题 1.干部哲学教育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些代表认为,干部哲学教育应主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方向、信念和精神支柱问题。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要使干部认清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把握世界发展趋势,坚定  相似文献   
64.
当代中国的思维方式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识社会主义,要从注重经济社会形态转变到注重技术社会形态,从只重制度模式到更重价值取向,从“社”“资”绝对对立到互相取长补短。研究所有制问题,要从过分关注“姓公姓私”转变到首先关注“是好是坏”,即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从公私对立论到相互促进论,从狭隘二分法到多维视角。分析阶级和阶层,要从单纯生产关系角度转变到侧重生产力角度,从简单对立转变到差异互补。对待马克思主义,要从教条主义的理论本位论,转变为实践本位论,由服从革命导师个人转变为服膺普遍真理。  相似文献   
65.
《共产党宣言》是一部伟大著作,但其中也有可推敲之处。本文对"消灭私有制"、"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是统治阶级的思想"等三个论断,作了具体辨析。  相似文献   
66.
马克思哲学不能完全等同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二者之间是传承矫正和发展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总体上高于马克思哲学.  相似文献   
67.
董德刚 《奋斗》2008,(8):58-59
我们对社会主义在不断地进行再认识。30年来,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有很多深化和进展,经历了三次重大转变:  相似文献   
68.
社会的经济主体是多层次、多侧面的,他们之间的利益关系也是错综复杂的。在纵向上,存在着个人、企业、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在横向上,存在着同一层次的个人之间、企业之间、地区或部门之间的利益关系。此外,还有人们常常忽略的劳动者、所有者、消费者之间的环形利益关系,它也是社会利益关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着重谈谈后一方面。  相似文献   
69.
这篇马克思的文章是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一篇最重要的经典文献。它的主要内容,是精辟地说明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框架,这个框架构成了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主干部分。 这篇文章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从《马克思主义著作选编》乙种本第37页开头到第38页第2段第9行(以下凡引此书只注页  相似文献   
70.
对于什么是邓小平理论的主题 ,目前国内理论界有四种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观点 :1、主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2、主题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发展是主题 ;4、现代化是主题。这些意见都有一定的根据和道理 ,但它们之间显然又有一些差别甚至矛盾。这些观点孰是孰非?应该如何看待它们?本文略述一孔之见。我认为 ,上述几种意见虽然谈的都是“主题” ,但“主题”一词的含义是不同的。第一种意见所说的“主题” ,是“主要问题”的意思 ;后三种意见所说的“主题”则是“中心思想”或“主要内容”的意思。这两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