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9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篇
中国共产党   9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27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41.
欧洲前途之所系--欧洲联合与欧洲改革的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1世纪头10~15年,欧盟在未来世界中的地位,主要取决于三项因素,即欧洲联合(欧洲一体化)的进展情况、欧洲改革的进展情况以及欧盟在实现其自己的塑造"全球秩序"思路和战略方面的意志与能力.  相似文献   
42.
2000年的欧盟经济本来颇具春色。但在表现更胜一筹的美国经济映照下,在欧元继续走跌的印象中,旧大陆的亮处似乎被遮掩了。不过,到了2000/2001年之交,形势渐渐变得稍稍对欧盟经济有利。一、世纪之交的欧盟经济在稳定增长 2000年欧盟15国经济增长了3.5%,比上年高出一个百分点,虽仍不及美国的5%,但远高于日本的1.5%。这一年欧盟经济发展有五个特点: 1、经济增长是在整个世界经济形势普遍较好的背景下取得的。欧盟的主要外部市场——分别约占世界经济总量1/4的美国经济和东亚经济呈好,加上欧元对美元汇率偏低,对欧元国出口有利…  相似文献   
43.
近期欧盟经济增长速度较快、 基础稳实。但从长期来看, 欧洲经济仍有隐忧。欧洲想用“联合”和“改革”四个字来因应经济全球化,且确有巨大进展,但在统一市场、统一货币这两件大事上毕竟还尚未最终完成;欧洲的“新经济”虽然也有不小成就,但至今仍未涌成洪流;欧洲依然存在着通货膨胀威胁和财政纪律松弛的可能;欧洲正在摸索建立一种既非美国式的资本主义模式,又非旧欧洲的资本主义模式,其结果如何,还需时日证明。经济增长基础稳实 据经合组织最新发表的一份《经济展望》报告预测,欧盟15国经济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将从…  相似文献   
44.
世界经济走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入 2 0 0 1年以来 ,全球经济增速全面下滑。这与年初各方的乐观预期相比形成了强烈反差。其原因何在 ?各主要国家、地区的经济走势如何 ?未来的世界经济会呈现何种面貌 ?中国将会受到何种影响 ?又如何加以应对 ?带着这些令人困惑的问题 ,本刊与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世界经济研究室特邀集北京的知名学者、专家举办为时 1天的座谈会 ,试图寻找出答案。现将代表们的发言按国别、专题、总体形势的顺序摘登如下 ,希望能对我、你、他深入了解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45.
1995年世界经济中出现的新因素及其对中国的影响裘元伦本文题目上写的是“1995年世界经济中出现的新因素”,这个用语其实并非十分贴切。因为当前世界经济中出现的新因素,有些在1995年之前就已经开始,有些则在1995年之后将继续发展,所肯定的一点只是,...  相似文献   
46.
西方市场经济存在多种模式,其中为人们较普遍地承认的,是美国模式和欧洲大陆模式,即自由市场经济与社会市场经济。以德国为典型的欧洲社会市场经济与美国自由市场经济两种经济模式各有长短。但在最近十几年里,由于政治与经济的原因,美国模式似乎暂居上风。这给本来就已经相当复杂的欧美关系增添了一个新的影响因素。欧美经济模式的特征和区别欧美经济模式的差异首先表现在各自特征上。美国模式的主要特征是:支配资本的权力主要在私人公司;公司企业自由地追逐短期利润目标;主要通过金融市场获得资本;劳动者只能享受有限的、法律明文规定的劳…  相似文献   
47.
2000年在法国尼斯举行的欧盟15国首脑会议上,欧洲领导人决定制订一部成文的欧盟宪法。2002年2月欧盟成立了以制宪为职责的筹备委员会,由105名来自欧盟成员国、欧盟机构和候选国的代表组成,法国前总统德斯坦担任主席。经过16个月的激烈辩论和紧张工作之后,2003年6月13日,欧  相似文献   
48.
作为欧亚大陆的心脏地带,中亚在世界地缘政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9·11"后随大国力量的积极介入,中亚的地位可谓进一步凸显。从2005年开始,中亚各国将分别进入以议会选举、总统选举为标志的政治更迭期。由于地区内极端主义、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活动猖獗;各国经济发展尚未进入良性状态;格鲁吉亚、乌克兰历次"革命"对中亚反对派又具某种示范、鼓舞效应;加之大国在中亚错综复杂的关系,使得中亚局势充满了诸多变数。为了对中亚局势走向有一个较准确的把握,"《现代国际关系》专家论坛"与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亚室合作,于2005年元月19日以"中亚局势分析与展望"为主题,在万寿山庄举行为时一天的研讨会。来自京、沪、兰、宁的学者、专家本着求真求实的精神,从多个角度对中亚局势进行了认真、深入的讨论。现将与会代表的发言整理发表,期望有助于您对相关问题的思考,进而推动中亚问题研究的步步深化。  相似文献   
49.
建立欧洲货币联盟是欧洲共同体成员国为推进经济一体化试图实现的目标之一。它的目的是为了减弱因美元波动及美元产生的危机对其成员国经济的影响,进一步稳定成员国的货币,最终实现发行统一的欧共体货币。 1957年8月在意大利首都丘比特宫签署的《罗马条约》中,虽然没有明确规定要建立一个欧洲货币联盟,但1970年10月,在得到欧洲共同体部长理事会批  相似文献   
50.
在探讨如何借鉴西方国家发展市场经济的经验时,最值得我们研究和思考的有两大问题,一个是在社会经济运行方面,四大经济主体——家庭、企业、银行、政府——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联系渠道;另一方面是西方国家政府管理社会经济生活的基本思路。让四大经济主体运转有序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通常称家庭、企业、银行、政府为四大经济主体。无论是美国、日本、还是德国的市场经济模式,也不管当代西方经济生活的运行多么复杂,四大经济主体间的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