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42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57篇
外交国际关系   63篇
法律   277篇
中国共产党   375篇
中国政治   468篇
政治理论   119篇
综合类   16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983年第17期苏《鼓动员》杂志刊登了俄罗斯联邦社会保障部法律处处长采杰尔巴乌姆的文章《苏联的养老金保障》,内容摘要如下:文章说,苏联的社会保障是由宪法保证  相似文献   
102.
住宅建筑合作社是公民自愿组织起来的联合体,它的建立是为了在我国建筑和经营愈来愈多的住房。1924年5月16日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和人民委员会“关于促进工人住宅的合作建筑”的决议规定了这种合作建筑的财务基础,从而开始了苏联住宅合作社的发展。而同年8月19日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通过了“关于住宅合作社”决议,规定了它  相似文献   
103.
苏联《国家与法》丛书1982年第3期发表利托夫金的《苏联公民的住房权》,主要解释苏联住房法要则对苏联公民住房权的种种规定。下面是该文的摘要,供参考。苏联宪法第44条第一次宣布了苏联公民的住房权。为了执行宪法第44条,苏联最高苏维埃在1981年6月通过了“苏联与各加盟共和国的住房法要则”。其主要内容是:  相似文献   
104.
一、党的成长1917年2月革命胜利后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从地下转入公开时只有2万4千人,而到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始时已拥有35万人,几乎增加14倍。在巩固苏维埃政权的斗争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过程中党的队伍不断地从劳动人民出身的新鲜力量中得到补充。目前苏共从来没有这样更深地扎根于人民、各阶层与居民各社会集团之中,这一点  相似文献   
105.
苏《鼓动员》杂志1983年第12期发表苏联列宁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宣传鼓动部部长叶戈罗夫的文章,题为“年轻的国家主人”,摘要如下:革命前的俄国将近四分之三的居民是文盲,而现在国民经济中就业的四分之三以上  相似文献   
106.
大城市问题、它的目前和未来引起广大的社会各界、城市建设专家、建筑师、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的注意。而这并不是偶然的,因为这个问题触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且由于发生科技革命和产生全球性生态危机威胁的都市主义化日益增长的规模,这个问题的尖锐性尤其感到明显。近年来,苏联学者在研究都市主义化的进程和社会主义社会条件下城市发展的特点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某些作者在指出社会主义都市主义化的重要优越性的同时,对于大城市作用及其未来提出一些论证不足和简直是错误的理论。根据他们的意见,城市愈大,它就发展愈快,而且一般地来说,只要人口在增长,似乎就不能停止大城市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7.
要实现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必须充分认识我国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供给庞大;社会结构转型同经济结构转轨相结合,加大了问题解决的难度:二元劳动力市场,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落后的农村教育,影响了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相似文献   
108.
编者按;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三角”模式被人们称为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三大模式。三大模式形成于80年代初期,为了能够在不断深化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模式所在地区从来没有停止过所有制的改革。为积极探索深圳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向与转型问题,深圳市委组织有关专家“三大模式”进行了充分调研。本刊发表这一组文章,希望为深圳农村改革的深入与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9.
价值发生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的特殊生命结构形成了人与自然之间的间接关系,它是价值发生的生理基础和前提条件。意识是沟通人与自然之间的“桥梁”,它是价值产生的心理基础,它在价值产生中起着关键作用。人类只能通过对自然物质的改造使之适合于人类自身的本性要求,从而使生命得以维持与延续,实践是价值产生的社会基础和实现的根本途径。价值是指经过实践改造的对象物能满足人自身的需要的效用。  相似文献   
110.
中国保险基金的困境及其出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前,我国保险业又一次面临着巨大危机和困境,保险资金投资渠道狭窄,投资方式、投资工具单一,难以支持我国保险业全面应对加入WTO后年资保险公司纷至沓来的局面。中国保险基金必须加快和更大规模地进入资本市场,这既是保险业摆脱困境的必然选择和唯一出路,更是中国金融市场体系得以完善的必然要求和客观规律。中国证券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当前还存在严重缺陷,保险基金大规模贸然入市风险很大。中国保险基金进入资本市场的途径主要有:成立各种形式的投资基金,大规模增加购买企业债券,提高购买金融债券和国债的比重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