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9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79篇
中国政治   82篇
政治理论   10篇
综合类   2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31.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我们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通过既科学规范又切实可行的体制创新与制度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公平正义,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32.
近来,中国社会出现了一个新的词汇,“福利腐败”。这一词汇描述的是一些垄断性行业将自己掌握的行业资源无偿或廉价地向本行业的职工和家属提供,在福利的名义下形成行业腐败的现象。如,交通职工免费乘车、电信职工免费打电话、电力职工免费用电、燃气职工用免费用气、银行职工买房贷款利息超低甚至全免、教育行业的职工孩子上学不缴或少缴择校费等等。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些垄断企业的福利形式不断更新,如低价的集资建房,高额住房公积金的发放等等……对此大多数的社会民众是愤愤不平,但也有的人认为这是小题大做,不必如此敏感。其实…  相似文献   
33.
十六届五中全会后。很多同志把目光放在了“五年计划”变为“五年规划”这个问题上。确实,前十个五年我们做的是“计划”,从“十一五”开始,我们做的是“规划”。“计划”与“规划”一字之差。充分反映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于发展问题的新认识.也体现了当代中国杜会发展进入了转型与跨越的新阶段。这一转型与跨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4.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理论内涵与实践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鸣 《今日浙江》2004,(16):21-22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83周年前夕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胡锦涛同志进一步指出,党的各方面建设,最终都要体现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上来,体现到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上来。那么,什么是党的执政能力,如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是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必须面对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之一。从理论上搞清楚党的执政能力的基本内涵,厘清一些模糊的认识,有助于我们在实践中更好地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党的执政能力的基本内涵党的执政能力是指党作为一个整体(包…  相似文献   
35.
辛鸣 《理论导报》2022,(3):39-42
"坚持理论创新"作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重要历史经验之一,不仅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带领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的成功密码,同时也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秘所在.紧密结合中国实际,深入回答时代课题,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  相似文献   
36.
寻找我们的核心价值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辛鸣 《南风窗》2011,(22):42-45
立足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大背景,我们建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几个范畴应该是和谐、公正、仁爱、共享。和谐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状态,公正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指向,仁爱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伦理诉求,共享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追求。一个以"和谐公正仁爱共享"为核心价值的社会必然是民主充分、法治昌盛、权利神圣、国富民强的社会。  相似文献   
37.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每个民族也都有自己的梦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走过"雄关漫道真如铁"的昨天,跨越"人间正道是沧桑"的今天,"中国梦"正指引当代中国向着"长风破浪会有时"的明天迈进。  相似文献   
38.
辛鸣 《党建》2022,(8):32-35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准确把握时代大势,勇于站在人类发展前沿,聆听人民心声,回应现实需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守正创新,更好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发展逻辑,也进一步丰富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精髓的内涵。守正创新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相贯通,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要义。  相似文献   
39.
辛鸣 《新湘评论》2020,(1):10-13
制度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出现、形成和发展的,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一部灿烂的人类制度文明史。在数千年的人类文明演进过程中,不断有各种各样的制度产生、发展、兴盛、消亡,既有的制度完成了其历史使命而谢幕,新生的制度又顺应时代潮流登上了历史舞台。这一过程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生生不息进行伟大创造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不是主观主义拍脑袋想出来的,更不是“拿来主义”从别人那里照抄照搬过来的,而是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