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6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13篇
中国政治   52篇
政治理论   9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读希腊神话,觉得即便高踞奥林帕斯山上的诸神之王宙斯,也脱不了人的脾性:专断、冷酷、蛮横,又雅好女色、处处留情,不但和神族中的姐妹生下许多小神来,也同下界凡女生下了一堆半人半神的英雄。他怕老婆,儿女、情人为此没少受折磨。其他的神,如天后赫拉的残暴、  相似文献   
12.
寓言集锦     
·颂杀·凤讼庄周灭其族。王召周质之。周力辩其诬,曰:“周之于凤,颂则有之。若谓灭其族,实不敢当其罪。”凤曰:“彼正所谓以颂杀人者也。夫凤,凡鸟也。食不弃乎五谷,栖不择于草木,饮不避夫溪涧,是以蕃衍生息,子孙振振焉。彼庄周者,鼓如簧之舌,谓  相似文献   
13.
钟阜龙蟠,石城虎踞。扬子石油化工公司恰与这“龙”“虎”隔江相望。 这是一座由塔釜管线构成的石油化工城。十套生产装置,自1984年正式开工建设,到今年10月,已全部竣工并通过了国家验收。在边建设、边投产的几年  相似文献   
14.
在同辽海出版社签订出版《世相写真图》的合同时,我又想到了萧乾──这位长我二十九岁的老人。《世相写真图》是我同丁聪先生十七年合作作品的总集,而我们的合作长期得到了萧乾先生的关注与鼓励。在他生命的最后对分写下的为数不多的文章中,有一篇就是对我们创作的评论──《珠联璧合》。这是他在医院里背着医生护士偷偷写成的。当然,这篇文章的内容,早已超出了对具体作品的分析,而是提出了社会应当怎样对待讽刺文学的大问题。他之所以关注我们的创作,我想,也正是为此。 由于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中国历来的文学传统是压制讽刺的…  相似文献   
15.
曾有过“上纲上线”的时代。其极致是“无限上纲”—— 你说某党支部书记工作作风太生硬?那你就是说党支部的工作作风太生硬。你说党支部工作作风太生硬,就是说党委、市委、省委,乃至中央。你说党委工作作风太生硬,就是反党、反人民、反社会主义,就是反动派。你是反动派,就要对你实行专政。  相似文献   
16.
“问责”一词,近年屡见,大概是从“问罪”一词衍生而来。“问罪”太锐,“问责”舒缓,对那些并非直接肇事而负有领导责任的官员,听来比“大兴问罪之师”一类语言容易接受。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讲究人活一世,总要留下些痕迹,所谓“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于是有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的说法,叫做“三不朽”。作为鼓励人们或以德行、或以功业、或以著述立身,原本没有什么不好。所以中国古代凡真正能称得起“不朽”的人,在他死后,通过有关部门考核,经过最高当局批准,立一块碑,供人学习,供人凭吊,虽已略嫌做作,但在那样的社会也还说得过去。碑者,悲也,原是为死人设的。但弄到后来,不管是否有德有功有言,也不管死了还是活着,更无须审核批准,只要有权或有钱,都弄一块石碑,编造一些所谓事迹,刻在上头,以为石头不烂,人也“不朽”,就迹近无聊甚或无耻了。清初学者顾炎武说:“今世立碑不必请旨,而  相似文献   
18.
柳鸣九回忆钱钟书,说在大楼门口遇到,钱先生总是面带微笑,点一点头,侧身让对方先走,不管先来后到,不管熟识与否,也不管是否后生晚辈。  相似文献   
19.
一人长了一张嘴,就其自然功能而言,是为了吃饭;就其社会功能而言,是为了说话。说话是一种交际,有交际才有社会。二说话须是真话,交际才能正常进行。若有一方说了假话,传递了错误信息,就会误导对方,带来失误与不幸。传说孔二先生的弟子公冶长懂得鸟语,但鸟儿因对公冶长的失信不  相似文献   
20.
选择     
故事发生在一座小镇。一位教师对孩子说:“我给大家讲一个《小妈妈找蝌蚪》的故事,好吗?”孩子们异口同声说:“好——”只有一个孩子举起了小手:“我想听闹海哪吒的故事。”老师叫他坐下,好好想想再回答。第二次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